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据微臣说知,赫太医只有十四岁,当了七品官已是皇恩浩荡了,司农这样重要的官职,怎可给他这样的还未成年的小儿?而且微臣已听说过,赫太医岁的时候就离家学药,多年不在家,家中产业都是他母亲和姐姐照料,他会懂这许多?”户部尚书齐大人终于开口。

    “微臣复议,赫太医年纪太小,若按孔大人所说,他有研制农药的经验,那让他做医药部长也是无可厚非,毕竟他本身已是七品的官职。可若让他担当正五品的司农,微臣觉得大大的不妥。”

    “微臣复议!赫太医年纪太小,恐难当此大任!”

    “微臣复议!”

    朝臣们一个一个地表达着自己的观点。

    “也就是说,赫儒仪若是当医药部长,众卿家还是赞成的是吗?”。皇帝问道。

    朝臣们面面相觑,本来是想反对孔大人的观点的,却没想到皇帝却抓住了这一点。

    “嗯,按照孔大人的说法,朕也觉得赫儒仪可担当医药部长一职。但众卿家说得也有理,赫太医年纪确实小了些,不若就让他暂时兼任着医药部长吧,毕竟他现在在太医院还没有被分任务。到时候咱们遇到比他合适的,就把他替换回来。”皇帝善解人意地道。

    “圣上英明!”朝臣道。

    “不过,按照孔大人和齐大人的说法,朕倒是觉得有一个人可当司农之大任。”皇帝轻轻一笑,道:“那就是赫儒仪的姐姐赫儒依。”

    “圣上,此事万万不可!”

    “圣上,女子就当在家相夫教子,怎可出官入仕?”

    “圣上。我朝并没有女子为官之先例啊!”

    “圣上,女子无才便是德啊!”

    “圣上,——”

    “圣上。——”

    皇帝勾着嘴角,看着朝臣们的嘴巴一张一合,是啊,这些臣子的骄傲,怎能允许一个女子做官?

    “嗯哼!”皇帝清了清嗓子。

    “肃静!”太监从旁大声道。

    朝臣们停止了声音,瞪大眼睛看着皇帝。

    “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个故事。秀才每天给儿子讲课的同时,也给女儿讲课。可是秀才的儿子根本就是个庸才。女儿聪明,但终归是要嫁人。有朋友劝他,‘你这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早些让儿子到田里干活。让女儿学学针线,这样他们将来也会感激你。’秀才说,‘孩子到了合适的年纪,我自然会教他们这些生存的本领。可是不管我的孩子聪明与否。我都要教给他们知识。我儿子虽然笨。但他将来会是父亲,女儿虽然会嫁人,但她会是母亲。孩子是父母给家庭c给社会的一个成果,这果子的好坏,取决于孩子的家教。父亲在孩子大了之后,要对孩子诸多约束,但母亲却是陪伴孩子三四年c甚至七八年的人。都说三岁看老,可三岁之前。都要母亲来影响她。我教给我孩子知识,就是让他们对他们的后代负责。这样。不仅我的子女将来会感激我,我的后代c甚至是我的亲族都会为我此举自豪。’当朕听到这则故事的时候,朕就想,当真‘女子无才便是德’吗?你们也说,女子之责,就是要‘相夫教子’,女子若无才德,还如何相好夫c教好子?你们试想一下,若你们家中夫人整日只知道勾心斗角c争风吃醋c说舌攀比,你们还会喜欢她c尊重她吗?”。

    见众臣无言,皇帝继续道:“还有人说过,女子的才德固然是要体现在家中,但若真有一事,男子解决不了,女子明知道解决的办法,还不出手吗?是,她可以告诉男人,让男人来解决。但是,术业有专攻,咱们又何必舍近求远,非要拘泥于是男是女呢?”

    众臣见皇帝口口声声为女子说话,心知皇帝中意赫儒依是一定的了。就又开始思虑要如何劝阻皇帝。

    “启禀圣上,微臣以为,若赫儒依有此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