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封个郡主c县主也可为朝廷做贡献,官位之事,仍应商榷。”有朝臣道。

    “郡主c县主都是爵位,后代有承爵之权力。并且,郡主c县主是不可以干政的,你们确定朕让她当了郡主,她说的话,你们会听?”

    “圣上,微臣有话说。据说这赫儒依这次来京城之后,关于她的风流逸事就没有断过。先是说她千方百计破坏齐公子与杨小姐的姻缘,对齐公子不恪守女子矜持,后又有她失贞指传言。林林总总,俱是围绕着这个十八岁的女子。俗语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风又怎能起浪?微臣以为,凡事有因必有果,赫姑娘必然德行有亏,才会导致流言不断。”

    “臣亦听说,近来京里总有赫姑娘失贞之传言,恐怕此时未必无因啊!”

    “胡闹!谣言止于智者!尔等怎可像长舌妇一般,在朝堂之上,讲究一个女子的贞德之事?”理郡王跪下,道:“圣上,臣亦不同意赫姑娘担当朝廷要职,还请圣上允准将赫姑娘赐予我为侧妃!”

    皇帝不禁有些头疼,这理郡王一向理智,今儿怎么也跟着掺和起来?

    朝臣们本来还想说说赫儒依的不是,可理郡王要求娶,那很可能是未来王妃了,朝臣一下子就没法再从贞节之事上做文章了。

    “理郡王,你想让朕赐婚,这是家事,如今是朝堂,你的事还是下朝再说吧。”

    “求圣上成全!”理郡王磕了个头。

    “唉!”皇帝叹道,“不是朕不想帮你,朕早先在中秋夜宴之上,就曾说过,赫姑娘的婚事要她自己做主,如今你让朕下旨,可不是让朕做那言而无信之人?”

    见理郡王有所松动,皇帝立刻道:“其实你想娶她,对她好即可。等你娶到她,朕就免去她的官身,封她做县主,让你们成亲,可好?”

    理郡王想想,点了点头,道:“赫姑娘大才,臣弟亦有所闻,若说让她为官,臣弟c无异议。”

    有了理郡王的支持后,孔大人出列道:“赫姑娘不仅农事上很有见地,更是知礼名节,学贯古今,所吟之诗c所唱之曲,连微臣都十分叹服,说来惭愧,只可惜了她是女儿身。前朝有女子为官之先例,史上女子为官至高者为右丞,若圣上开我朝女子为官之先河,臣以为未尝不可。”

    “臣复议。若她没有才能,老臣定当第一个参奏于她。何况,既然是开辟试验田,那么咱这个官也可以是个试验官,不仅是她,连同每一个司农署的官员都可以是试验官。三年之后,若是司农署做不出成绩,那么所有司农署官员都会被问责,司农署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了。”李丞相道。

    他的话不可谓不犀利,但也很成功地堵住了朝臣们的嘴巴,是啊!试验还不行吗?圣上所言你一直反对,谁给了这么大的胆子?所以朝臣们再不甘心,也只能闭口不言。

    “李爱卿言之有理。不过,我想,你们也不必去亲身试验赫儒依到底有否才能了。或许孔大人所言,赫家的产业如何c栖凤村的产业如何,你们没有见到,但是从中秋以来,咱们每日在朝上讨论的关于农事c关于司农署的一切观点,都是赫姑娘提出的。而你们,早就认同了她的观点。”

    如果说李丞相的话让大家勉强同意,那皇帝的话就是活生生地打了他们的脸了,原来大家讨论了几个月的东西,都是人家提出的,大家还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呢?

    早朝向来是男人的地方,赫儒依的显得尤其格格不入。

    能上早朝的至少也要四品官,左右各两排站的齐齐整整。

    赫儒依跪在中间,坦然接受着文武百官的目光。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国家施仁,养民为首。百姓乐业,国以富强。今有栖凤皋氏女赫儒依,幼承忠义庭训,慈惠广济,造福乡里,有口皆碑,民之典范也。又学贯经史,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