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只好干笑两声不表态度。
“所以你也不必怕什么,重要的是检点自己的行为,不要让人有可乘之机。你知道是谁指使刺客劫持我儿子吗?除了王甫没别人!当时我只要心一软拿钱了事,他立刻就会以捕盗不力发难阳球或者以资财予盗冲我来。所以我绝对不能低头,老夫已经上疏了,今后凡遇劫持人质之事,不可资财予盗,无须顾忌人质,一定要将盗贼正法!这可是拿我儿子的命换来的法令……”桥玄说到这儿顿住了,好半天才继续道,“唉!不提这件事了。孟德你且听好,一个人的名声很重要,机遇也很重要,你再有志气有才学,没有机遇,一切雄心抱负也要化为乌有。我这一生也没几个亲近的人,老来有了三个弟子却比不上你,咱爷们儿对脾气,这也是缘分……”
曹cāo听着听着眼圈有些湿润了,从小被人骂作“jiān阉遗丑”,有几个人能发自内心地同情他、欣赏他、关心他?如今却有这么一位和蔼善良的老人家关照自己,他真想伏在桥玄身前哭诉一场。
“孟德,你虽然小有作为,但名气还远远不够。我听闻许子将最近进京探望兄长,我建议你去拜谒他,求一个风谣评语。”
许劭?那不是搞“月旦评”的人吗?要借许子将之口给自己创名声,曹cāo暗暗记下了。这时王儁他们又出现在远处的荒原上,身边还多了几个着武服戴皮弁骑马游猎的人,于是问桥玄:“那几个人是谁?”
“唔?你不认识吗?那是鲍家兄弟,太学里出了名好武的,一年四季都在郊外骑马shè猎。那是鲍鸿、鲍韬、鲍忠……瞧!那个最英俊的就是小有名气的二郎鲍信!这小子马术了得,箭shè得也准,好像与你同岁……”桥玄还想再说些什么,抬头却见曹cāo倾着身子眯着眼睛打量着鲍信。
桥玄脸上的微笑瞬间凝固了:怪不得刚才蔡伯喈不敢近前,与其说是慌于琴音,还不如说是被曹cāo这神态吓住了,这小子打量人时怎么是这种神态?这一点儿都不像他爹!此乃鹰视狼顾,是yīn隼之相!
第二十八章 棒杀狂徒
桥玄偶然提出拜谒许劭的提议,这可成了曹cāo的一大心病。原以为这不算什么难事,等备好礼物真到了许府门口,才发现车水马龙门庭若市,求见的人堵了半趟街,有些人甚至带着铺盖一连等了好几天,这才知道事情不好办。
许劭,字子将,汝南郡平舆县人,并无官位在身,驻足洛阳时他住在兄长许虔家。评议之风实起于贾彪、郭泰二人。贾彪字伟节、郭泰字林宗,他们原是太学领袖,与陈蕃、李膺闲时评论朝廷褒贬人物。原本只是闲谈,但因品评准确而声名鹊起,受到世人推崇。后来贾彪死于党锢之祸,郭泰受了打击闭门不出,评议的领袖就落到了许劭的头上。
许劭以及他的堂兄许靖在平舆的清河桥招集士人大搞清议,因为总是在每月的初一,所以被人称为“汝南月旦评”。
月旦评议论乡党,褒贬时政,不虚美、不隐恶,公然辩人之优劣善恶,在朝在野者皆可归入品评之列。无论是谁,一经品题,身价百倍,世俗流传,这就引得四方人士慕名而来,皆以领二许一字之评为荣。尤其许劭的名气家喻户晓,被人与郭泰合称为“许郭”,晚生后辈反排在了太学名士的前面,可见才气不凡。
可不知什么缘故,许氏兄弟突然闹起了矛盾,许劭一气之下抛开许靖来洛阳寻亲哥哥许虔。本是想离开堂兄和乡人过一段平静的日子,可他这么大的名气,清静岂是容易得的?不知什么人走漏了消息,许劭到洛阳的传闻不胫而走,府门前顷刻间宾客如云,当官的、为宦的、念书的、作文的、沾亲的、带故的、慕名的、有求的都快挤破大门了。
纵然这些人都堵着大门不肯走,可真正能见到许劭的却仅仅是少数。眼见不少比自己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