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地获得的任何现实的东西发生作用。但是,只有当这种符号真正有所代表当它用简单的形式代表或总结个人所经历过的实际经验时,这种情况才会发生。如果一种符号是从外界引进的,而不是被引导到原始的活动中去,如果我们所说的,便是一种空洞的或纯粹的符号;它是僵死的和贫乏的东西。那么,任何事实,无论算术、地理或语法,如果不是从儿童生活中由于本身的缘故占有重要地位的东西逐渐被引导进去,就被迫处于这个境地。它不是现实的东西,而只是可能被经历到的现实的符号,如果一定的条件得到满足的话。但是,把别人所知道的那些事实出其不意地提供出来,一味要求儿童学习和强记,就使得那些条件不能满足。这就宣告使事实成为象形文字;要是有标准答案的话,它将会指出是什么意思。可是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样缺乏,它始终是折磨心灵的无用的古董,是加给心灵的可怕的重担。
这种从外部提供的教材的第二种弊病是动机的缺乏。不仅没有那种过去曾经有所感受的事实和真理,以吸收和类化新的东西,而且没有热情,没有需要和没有要求。当教材已经心理化时,这就是把它作为儿童的现在的各种倾向和活动的结果来看,这就容易看清当前某些智力上的、实际上的或lún理上的障碍。如果所说的真理被掌握的话,这就能够更适当地加以处理。这需要提供学习的动机。一个属于儿童自身的目的将推动获得达到目的的方法。但是,当教材以课文的形式直接提供出来,作为课文来学习时,需要和目的的联系的链环就显然不存在了。我们所说的机械的和死板的教学,就是缺乏这种动机的结果。所谓有机的和生动的意思就是它们的相互作用就是指精神的需要和材料的提供之间的相互作用。
第三种弊病是,即使用最逻辑的形式整理好的最科学的教材,如果以外加的和现成的形式提供出来,在它呈现到儿童面前时,也失去这种优点。为了排除以领会的地方以及减少随之而来的困难之点,教材必须受到一些改变。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那些对于科学家最重要的以及在实际探究和分类的逻辑xìng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被阉割了。那些真正激发思想的特点被遮掩起来了,而且那种组织的功能也不见了。或者,正像我们通常说的,儿童的推理能力、抽象的和归纳的才能没有充分的发展。因此,教材的逻辑的价值被舍弃了。尽管它只是从逻辑的观点构成的东西,但只是作为“记忆”用的素材而提供出来。这是一种矛盾;儿童既得不到chéng rén的逻辑的系统阐述的好处,也得不到他自己固有的领悟和反应的能力的好处。因此,儿童的逻辑被阻碍和抑制了;如果儿童所得的不是非科学的东西,那就是一两个世纪以前具有科学生命的东西的最平凡的和最普通的残余一些别的人在前人早已经历过的经验的基础上加以公式化的变了质的回忆,那么我们就算是很幸运的。
一系列的弊病并没有到此为止。相对立的、谬误的理论毫不掩饰地互相利用,这实在是太普通的事。心理的考虑也许会遭到忽视或推在一边,但它们不能被排除出去。把它们从门里赶出去,它们又从窗子里爬进来。学习的动机必须以什么方法和在什么地方引起注意,心理和教材之间的联系必须建立起来。问题不在于没有这种联系能否进行下去,惟一的问题是这样的联系是从教材本身与心理的关系中产生出来,还是为外部力量所强加并把它们拴起来。如果课文的内容在儿童发展的意识中占有适当的地位,如果它是从儿童自己过去所做的、所想的和所经受的当中产生出来,能应用于今后的学业成就和知识接受,那么就没有必要为了引起“兴趣”而求助于各种策略和手法。心理化的教材是有兴趣的这就是把教材放在整个有意识的生活之中,以便它分享生活的价值。但是那种外部提供的教材,它所设想的和所产生的观点与态度与儿童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