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个世界中的活动并同它接触,我们才能认识世界的意义和判断它的价值。

    用教育的术语来说,学校里的这些作业不应该是一般职业的单纯的实际手段或方法,使学生得到较好的专门技术,如厨工、缝纫工或木工那样,而是作为科学地去理解自然的原料和过程的活动中心,作为引导儿童去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起点。这种作业的实际重要xìng,通过从学校的实际作业中选取的一个例证,将比一般讨论更能说得清楚些。

    对于一个认识水平一般的参观者来说,没有别的事情比得上看到10岁、12岁和13岁的男女儿童从事缝纫、织布等工作更使他感动并惊奇的了。如果我们从儿童们准备钉钉钮扣、打打补钉的观点来看这种情况,那么我们所得到的就是狭隘的、功利主义的看法,这种看法不会提供什么理由,使这一类作业在学校里占有一个显著的地位。但从另一方面来看,我们发现,这种作业提供了一个起点,由此出发,儿童可以循着历史上人类的进步足迹前进,能真正懂得所使用的原料和所包含的机械原理。把这些作业联系起来,就无异于把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重演一番。例如,首先给儿童一些原料如亚麻、棉花和羊身上剪下的羊毛(如把儿童带到剪羊毛的地方更好),然后要儿童就哪种原料宜于什么用途的观点进行研究。例如,把棉花和羊毛的纤维进行比较。在儿童告知我以前,我并不懂得棉织业之所以比毛织业发展得迟一些的原因,乃是用手去掉棉籽比较困难。有一组儿童劳动了三十分钟之久,所得皮棉不到一盎司。他们很快就相信,一个人用手工全天只能得到皮棉一磅,因此推知他们的祖先为什么要穿羊毛衣而不穿棉衣。儿童们还发现影响它们用途的因素是棉花的纤维比羊毛的纤维短些。一般羊毛长达三英寸,棉花只有三分之一英寸;棉花纤维平滑,不容易粘连在一起,羊毛纤维比较粗糙,易于粘连,因此,便于纺织。所有这些都是在教师的提问和暗示的帮助下,儿童们在实际材料中研究的结果。

    然后,儿童们研究把纤维织成衣料的必经过程。他们重新发明了原始的梳理羊毛的框架,即在两块木板上按上尖钉,以便爬梳。他们又设计了最简单的纺毛程序,这就是利用一块穿孔的石头或其他重体,羊毛通过洞孔,石头快速转动引出纤维;接着,用一个陀螺,陀螺在地上旋转,儿童们手中抓着羊毛,逐渐拉成毛线,卷绕在陀螺上。然后,还使儿童知道了纺织史上别的发明,进行了反复试验,以观察它的重要xìng和探索它的效果,不仅研究了发明对纺织工业的影响,还研究了它对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就这样,儿童重演了从原始的到现代的纺织机全部发展过程,研究了应用科学在使用我们今天有用的物力中的作用。我没有必要详述关于纤维、地貌、原料生长的条件、制造和分配的巨大中心以及与生产机械有联系的物理学等科学问题;也没有必要阐述历史方面的问题,即这些发明对于人类曾经发生的影响。你可利用麻、棉和羊毛纤维做成衣服的演进史来集中的阐明人类的历史。我不是说这就是惟一的或最完善的中心,但这样确实开辟了人类史研究的某些很实际和重要的途径。使人们的智慧注意到更基本的和具有支配作用的影响,而不是注意于通常当做历史看的那种政治的和编年的记录。

    那么,儿童把棉花和羊毛的纤维用于纺织品这个例子的一些情况(当然,我只讲了它的一两个基本的方面),对于每种作业所使用的原料和应用的程序在某种程度上也是适用的。这种作业给儿童提供真正的动机和直接的经验,并使他接触现实。它起了这一切的作用,另外,把它转化为历史的、社会的价值和等同于科学的东西来看,它的作用范围就更扩大了。随着儿童的心智在能力和知识上的成长,这种作业不仅是一种愉快的东西,而且越来越成为理解事物的媒介、工具和手段,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