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杜威回想在实验学校里使用的方法,认为研究过去文化史是有益的,因为现在的文明对于儿童来说是太复杂了。这里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原理,那就是,“当一个学科是按照了解社会生活的方式去教的时候,它就具有积极的lún理的思想。”

    道德教育应贯穿在学校全部活动之中:(1)学校的生活;(2)学和做的方法;(3)学校科目或课程。杜威称这是“学校道德的三位一体”(the moral trinity)。

    五、兴趣与努力

    兴趣的概念和它在教育中的地位是19世纪末教育革新运动中最吸引人的问题。杜威于1896年发表的《与意志有关的兴趣》和1913年就上文加以改写的《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对这个问题作了专门的论述,并提出了重要的教育原理。照克伯屈的话说,杜威这个著作是“划时代”的,是杜威对教育理论的特殊贡献。①

    ①克伯屈:《杜威在教育上的影响》,见P.A. 拉特纳:《杜威的哲学》,芝加哥,1939年版,第455页。

    在《教育中的兴趣与努力》一书里,杜威把兴趣和意志、努力和训练结合起来,他的第一个结论是:兴趣是统一的活动。他对当时几种兴趣学说作了这样的分析:主张“兴趣”的一方,把赫尔巴特的兴趣说曲解为“把事情变得有趣”,他们认为“努力”是毫无意义的。主张“努力”的一方,强调“努力”在形成坚强品格中的作用,他们认为求助于“兴趣”,把一切事情都裹上糖衣,只能毁掉孩子,这种理论无论在智力上、道德上都是有害的。杜威认为,对立的双方实质上都是错误的,都没有觉察到儿童是一直在活动的,不是毫无活力的、淡漠的,等待着引起兴趣,被迫去做什么。相反,在儿童和周围事物的相互作用中,他是激动的,开始是感官上的,后来是有意识地选择他指望的东西。因此,兴趣和努力是密切相关的,不是两个对立的东西,而是同一样东西,同样是不断进行中的活动,有时从一个方面称呼它,有时从另一个方面称呼它。

    杜威认为,兴趣这个词的根本意义似乎就是由于认清它的价值而集中注意、全神贯注和专心致志于某种活动的意思。“兴趣标志着在个人与他的行动的内容和结果之间没有距离,兴趣是它们的有机统一的标志。”

    强制的方法恰恰与上述兴趣的根本意义相抵触。在强制的外在的条件下,儿童聪明地决定适应教师的需要。儿童可能全神贯注于掌握乘法表,并能在教师要他背诵时把它背诵出来。可是他不是直接地对乘法表感兴趣,而仅仅是间接的。他的直接兴趣是避免“留校”、低分,或教师的不喜欢,或一定的惩罚。因此,他要符合要求,其原因主要是外在的。从内心讲,他仍然对乘法表不感兴趣,他把剩余的精力用来探索感兴趣的事物。随之而来的是出现形成杜威所说的“分裂的自我”(divided self)的危险。如果儿童长期地在一种外在服从而内在抗拒的制度下学习,他将会变得xìng格乖戾,这就是杜威所说的“人格的失调”。

    那么什么是我们真正珍视的叫做努力的东西呢?杜威说,从实践上看,我们所追求的是活动的持久xìng和连贯xìng;是克服阻力和通过障碍的忍耐xìng。只是增加能力耗费的紧张程度的努力本身不是我们所重视的东西,为努力而努力是我们所要避免的事。另一方面,有见识的家长不喜欢看到一个孩子在遇到障碍时过于轻易地丧失勇气,如果孩子的身体是健康的,放弃行动的过程就是一个坏的征兆。要求努力就是要求在面对困难时要有连续xìng。总之,努力的教育意义,它对教育xìng生长的价值,是在于它能激发更多的认真思考,而不在于它有更大的压力。教育xìng的努力是从比较盲目的活动转变成更有意识的思考xìn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