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陈侯逃归。以其去诸侯,故逃之也。郑伯yù从中国而罹其凶祸,诸侯莫有讨心,於是惧而去之,背华即夷,故书逃以抑之。○背音佩

    八年,春,王正月,公如晋。

    [疏]“正月公如晋”。○释曰:传例:“往月,危往也”。原空二字今书正月者,以郑伯归晋受祸,陈侯畏楚逃归,明晋之不足可恃,而公往朝,危之道,故书月也。

    夏,葬郑僖公。

    郑人侵蔡,获蔡公子湿。获者,不与之辞。侵者,所以服不义,无相获之道。○公子湿,本又作隰,又音谿,二十年同:《左氏》作“谿”人,微者也。浸,浅事也。而获公子,公子病矣。

    [疏]“公子病矣”。○释曰:《公羊》以为侵而言获者,適得其意,谓值其无备,故获得之。此云“公子病矣”,谓侵是浅事,所以得公子者,由公子病弱矣。徐邈云:“公子病,不任为将帅,故获之。”

    季孙宿会晋侯、郑伯、齐人、宋人、卫人、邾人于邢丘。邢丘,地。○邢音刑。见鲁之失正也,公在而大夫会也。见,贤遍反。

    [疏]“见鲁之失正也”。○释曰:以公在晋,未及告公,大夫为会,故云“失正也”。

    公至自晋。

    莒人伐我东鄙。

    秋,九月,大雩。

    冬,楚公子贞帅师伐郑。

    晋侯使士匄来聘。

    九年,春,宋灾。外灾不志,此其志何也?故宋也。故犹先也,孔子之先,宋人。

    [疏]“宋灾”。○释曰:《公羊》以为“大者曰灾”,何休云“大者谓正寝、社稷、宗庙、朝廷也”,小者非宗庙社稷也。又曰“内何以不言火,甚之也”者,何休云“《春秋》以内为天下法”,“故虽小有火,如大灾”。又云“外灾不书,此何书?为王者之后记灾也。”此传直云“故宋也”,徐邈云:“《春秋》王鲁,以周公为王后,以宋为故也。”是亦以为王者之后记灾也。今范独云“孔子之先宋人”,故记其灾,以黜周王鲁,乃是《公羊》之说。今徐乃取以解《穀梁》,故范不从之。

    夏,季孙宿如晋。

    五月,辛酉,夫人姜氏薨。成公母。

    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

    冬,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伐郑。

    十有二月,已亥,同盟于戏。戏,郑地。○于戏,许宜反。不异言郑,善得郑也。不致,耻不能据郑也。戏盟还而楚伐郑,故耻不能终有郑。

    [疏]“不异”至“郑也”。○释曰:旧解以伐郑之文在上,即同盟于戏,明郑在可知,故不异言也。善得郑也,言郑服心同盟,故以为善,既善得郑,则是无耻。所以不致者,耻不能据郑也,谓既盟之后,楚即伐郑,耻不能终据之,故不致也。又一解,不异言郑,谓会伐无郑伯之文,今不序,是不异言也。所以不异言者,善得郑也,嘉其服心受盟,比之旧同好然,故不异言也。既善得郑,又以为耻者,当时郑虽受盟,楚即伐郑,诸侯不能终据郑,故以为耻也。

    楚子伐郑。

    十年,春,公会晋侯、宋公、卫侯、曹伯、莒子、邾子、滕子、薛伯、杞伯、小邾子、齐世子光会吴于柤。柤,楚地。○于柤,庄加反。会,又会,外之也。五年会于戚,不殊会,今殊会吴者,复夷狄故。○复夷,扶又反,下“不复”皆同。

    [疏]“会又会,外之也”。○释曰:重发传者,五年戚会不殊吴,今殊之,故复发传。○注“复夷狄故”。○释曰:旧解戚之会抑缯进吴,故不得殊会,今宜当复夷狄,故会以外之。或以为戚会,以吴行进,故不殊之,今在后,更为夷狄之行,故外之。

    夏,五月,甲午,遂灭傅阳。傅阳,《左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