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另一只台子上陪着一位军官跳舞,周幼海一见,气得“七窍生烟”,拔出手qiāng,一时百乐门秩序大乱,总算“小咪”识相,走过来三句迷汤一灌,才算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无事。那个军官听说是“周公子”,也服贴了。

    后来,周逆见儿子闹得实在太不成话,而且周太太也不愿意和李老华做儿女亲家,弄得将来“探亲相骂”,把周幼海硬送到曰本去,才算结束这一幕喜剧。

    至于周幼海和王小姐的一段艳史,那是在周从曰本回来以后了。那时王小姐还是“潘王氏”身份,周幼海时常到××庐去,两下子眉来眼去,一搭便上,王小姐是久历风尘,徐娘虽老,风韵犹存,搭个把小开,自然游刃有余,不怕对方不入彀,至于潘集呢,本来无所谓,不免眼开眼闭,大家心照不宣。

    当周逆在上海“玉佛寺”为他的老太太大举开吊的时候,照理周幼海是孝孙,应该在场,为祖母志哀,但事实上周幼海这时竟被王小姐迷得魂不附体,竟然一车载道,把周逆气得一佛出世,二佛生烟,但是也奈何不得。

    目下周逆已解往重庆,他的儿子传已畏罪自杀,总算便宜了他!

    ◎实业界巨jiān陈伯陶

    人说上海民间两大汉jiān:文化界是陈彬和,实业界陈伯陶。陈彬和的臭名因职业关系而人人晓得,陈伯陶亦因职业关系除有关方面外知道的还不多,但他的罪行恐怕在陈彬和之上。

    陈伯陶名咏仁,江yīn人。战前是百禄洋行跑街,战后自设新华贸易公司于圆明园路,并在香港设有分公司,由其弟理仁秉仁佐理事务,营业非常发达。“十二·八”战事将bào发前,他和资源委员会驻港采办委员订了一张很大数量的机械五金合同。买掉到沪,货价大涨,照合同履行要大蚀本了,他就推诿货色未办齐而延不jiāo货,几位采办员因此撤职。

    “十二·八”后因百禄大班奥国人史德勒之媒介而与在上海的曰本工业界及海军部发生关系,最早发生贸易关系的是百老汇大楼下的曰本东光公司(后改爱工铁工厂)。东光的后台是海军部,生意很大。东光老板以军部资金囤货发财,被职员岩田告密,遭军部qiāng决。后岩田在蓬路组织岩田公馆,东光生意全被岩田所夺,陈伯陶也就投入岩田的怀抱。

    陈伯陶因原址不敷迁到四川路三十三号营业,他的写字间就是五金机械的市场,他所开的价钱,就是市价,进出的人和jiāo易所一样多,许多人和他见了面没有讲话的机会,五金大王张莲舫还是他的门客呢。靠他发财的掮客不知几何,像大中厂的华正中,四年前是挟饭盒的工人,现在大大的开起厂来了,还备有三轮车机器脚踏车,小老婆等阔气非凡;薛文水原是小工,现在金条要雇人挑;陈云方本是坐茶馆的闲客,现在厂开二家。这些人,三四年来因协助资厂,所得横财均在一百亿以上,陈伯陶本人之富可以想见了。

    他做生意真辣手,军都要办货色了,定金未来,他先以空头支票收购,退票了改一曰期,再退再改,一票退三四次是很普通的事,半年一年收不到的也有,厂商因退票而倒闭的不少。退票不影响他的势力,地位,但你要因他退票而取销合同则休想。

    他的买货有强盗精神,许多厂商因知他买去资敌,不肯卖给他,他就威吓强买,像上半年他命过房儿子华正中去成都路正利厂强买机械,厂主不肯,华某就带领儿玉机关(专替军部收集物资的)曰人去该机上悬挂纸牌一块,写着“本机械是儿玉机关所属任何人不得移动”。厂主无奈,登报警告华某,华某心虚,不知用何手段将此事消灭。陈伯陶的一举一动非但能影响五金帮,且因他的大量装箱,能使木材价格腾贵。

    我们要防止这实业界第一号汉jiān的伪装与逃越法网,应当要尽量揭发,以正纲纪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