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音扶。〔7〕彼,齐也。〔8〕强,上声。〔9〕言能为善,则如大王虽失其地,而
其后世遂有天下,乃天理也。然君子造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但能不失其正,令后世可继续
而行耳。若夫成功,则岂可必乎?君之力既无如之何,则但强于为善,使其可继而俟命于天耳。
此章言人君但当竭力于其所当为,不可侥幸于其所难必。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1〕,不得免焉。事之
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2〕其耆老而告之曰:‘狄
人之所yù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3〕。二三
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邑〔4〕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
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5〕。或曰:‘世守也,非身之
所能为也,效死勿去。〔6〕’君请择于斯二者。〔7〕”
〔1〕皮,谓虎豹麋鹿之皮也。币,帛也。〔2〕属,音烛,会集也。〔3〕土地本生物以养人,
今争地而杀人,是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也。〔4〕邑,作邑也。〔5〕归市,人众而争先也。〔6〕
又言:或谓土地乃先人所受而世守之者,非己所能专,但当致死守之,不可舍去。此国君死社
稷之常法。《传》所谓“国灭,君死之,正也”,正谓此也。〔7〕能如大王则避之,不能则
谨守常法。盖迁国以图存者,权也;守正而俟死者,义也。审己量力,择而处之可也。杨氏曰:
“孟子之于文公,始告之以效死而已,礼立正也。至其甚恐,则以大王之事告之,非得已也。
然无大王之德而去,则民或不从,而遂至于亡,则又不若效死之为愈。故又请择于斯二者。”
又曰:“孟子所论,自世俗观之,则可谓无谋矣。然理之可为者,不过如此。舍此,则必为仪、
秦之为矣。凡事求可,功求成,取必于智谋之末而不循天理之正者,非圣贤之道也。”
鲁平公将出,劈人臧仓者请曰:“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1〕
已驾〔2〕矣,有司未知所之,敢请。”公曰:“将见孟子。”曰:“何哉,
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
〔3〕。君无见焉!”公曰:“诺。〔4〕”乐正子〔5〕入见〔6〕,曰:“君
奚为不见孟轲也?”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
见也。”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而后以
五鼎与?〔7〕”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曰:“非所谓逾也,贫富
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8〕告于君,君为〔9〕来见也。嬖人
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10〕”
不同也。”乐正子见孟子,曰:“克〔8〕告于君,君为〔9〕来见也。嬖人
有臧仓者沮君,君是以不果来也。”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
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10〕”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章句上
公孙丑〔1〕问曰:“夫子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