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去不远,非背而去之之谓也。道,即其不远人者是也。

    〔7〕“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忠恕之事也。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看可见。故已之所不yù,则勿以施立于人,亦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是也。

    〔8〕子、臣、弟、友,四字绝句。求,犹责也。道不远人,凡已上所以责人者,皆道之所当然也,故反之以自责而自修焉。

    〔9〕庸,平常也。行者,践其实。谨者,择其可。德不足而勉,则行益力;言有馀而馀,则谨益至。谨之至则言顾行矣;行之力则行顾言矣。慥慥,笃实貌。言君子之言行如此,岂不慥慥乎?赞美之也。凡此皆不远人以为道之事。张子所谓“以责人之心责已,则尽道”,是也。

    右第十三章。〔1〕

    〔1〕则至隐存焉。下章放此。

    君子素〔1〕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2〕。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3〕,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4〕。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5〕上,正已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6〕。故君子居易〔7〕以俟命〔8〕,小人行险以徼幸〔9〕。子曰:“shè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10〕,反求诸其身。”〔11〕

    〔1〕素,犹见在也。

    〔2〕言君子但因见在所居之位而为其所当为,无慕于其外之心也。

    〔3〕难,去声。

    〔4〕此言素其位而行也。

    〔5〕援,平声。

    〔6〕此言不愿乎其外也。

    〔7〕易,去声,平地也。居易,素位而行也。

    〔8〕俟命,不愿乎外也。

    〔9〕徼,求也。幸,谓所不当得而得者。

    〔10〕正,音征。鹄,工dú反。画布曰正,栖皮曰鹄,皆侯之中、shè之的也。

    〔11〕子思引此孔子之言,以结上文之意。

    右第十四章。〔1〕

    〔1〕子思之言也。凡章首无“子曰”字者放此。

    君子之道,辟〔1〕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2〕曰:“妻子好〔3〕合,如鼓瑟琴〔4〕。兄弟既翕〔5〕,和乐〔6〕且耽〔7〕。宜尔室家,乐尔妻帑〔8〕。”子曰:“父母其顺矣乎!”。〔9〕

    〔1〕辟,譬,同。

    〔2〕《诗》,《小雅·常棣》之篇。

    〔3〕好,去声。

    〔4〕鼓瑟琴,和也。

    〔5〕翕,亦合也。

    〔6〕乐,音洛。

    〔7〕耽,亦乐也。《诗》作湛,亦音耽。

    〔8〕帑,子孙也。

    〔9〕夫子诵此诗而赞之曰:人能和于妻子、宜于兄弟如此,则父母其安乐之矣。子思引《诗》及此语,以明行远自迩、登高自卑之意。

    右第十五章。

    子曰:“鬼神〔1〕之为德〔2〕,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3〕。使天下之人齐明〔4〕盛服,以承祭祀。洋洋〔5〕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6〕。《诗》〔7〕曰:‘神之格〔8〕思〔9〕,不可度〔10〕思!矧〔11〕可shè〔12〕思!’夫〔13〕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14〕”

    〔1〕程子曰:“鬼神,天地之功用,而造化之迹也。”张子曰:“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愚谓以二气言,则鬼者yīn之灵也,神者阳之灵也。以一气言,则至而伸者为神,反而归者为鬼,其实一物而已。

    〔2〕为德,犹言xìng情功效。

    〔3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