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矣。夫无意则心同。无指则皆至。尽物者常有。 影不移者,说在改也。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白马非马,形名离也。孤犊未尝有 母,非孤犊也。”乐正子舆曰:“子以公孙龙之鸣皆条也。设令发于余窍,子亦 将承之。”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曰:“请待余曰,更谒子论。”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 欤?顾问左右,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知。尧乃微服游 于康衢,闻儿童谣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不则。”尧喜问 曰:“谁教尔为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大夫曰:“古诗也。 ”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不辞而受之。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 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 亦不用心。yù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 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 之而xìng成之者得之。知而忘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发无知,何能情?发不 能,何能为?聚块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
汤问第五
殷汤问于夏革曰:“古初有物乎?”夏革曰:“古初无物,今恶得物?后之 人将谓今之无物,可乎?”殷汤曰:“然则物无先后乎?”夏革曰:“物之终始, 初无极已。始或为终,终或为始,恶知其纪?然自物之外,自事之先,朕所不知 也。”殷汤曰:“然则上下八方有极尽乎?”革曰:“不知也。”汤固问。革曰: “无则无极,有则有尽;朕何以知之?然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 无极复无无极,无尽复无无尽。朕以是知其无极无尽也,而不知其有极有尽也。” 汤又问曰:“四海之外奚有?”革曰:“犹齐州也。”汤曰:“汝奚以实之?” 革曰:“朕东行至营,人民犹是也。问营之东,复犹营也。西行至豳,人民犹是 也。问豳之西,复犹豳也。朕以是知四海、四荒、四极之不异是也。故大小相含, 无穷极也。含万物者,亦如含天地。含万物也故不穷,含天地也故无极。朕亦焉 知天地之表不有大天地者乎?亦吾所不知也。然则天地亦物也。物有不足,故昔 者女娲氏炼五色石以补其阙;断鳌之足以立四极。其后共工氏与颛顼争为帝,怒 而触不周之山,折天柱,绝地维;故天倾西北,日月星辰就焉;地不满东南,故 百川水潦归焉。”
汤又问:“物有巨细乎?有修短乎?有同异乎?”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 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 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其中有五山焉:一曰岱舆,二曰员峤,三曰方 壶,四曰瀛洲,五曰蓬莱。其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山之中间相 去七万里,以为邻居焉。其上台观皆金玉,其上禽兽皆纯缟。珠玕之树皆丛生, 华实皆有滋味,食之皆不老不死。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一日一夕飞相往来者, 不可数焉。而五山之根无所连著,常随潮波上下往还,不得暂峙焉。仙圣dú之, 诉之于帝。帝恐流于西极,失群仙圣之居,乃命禺强使巨鳌十五举首而戴之。迭 为三番,六万岁一jiāo焉。五山始峙而不动。而龙伯之国有大人,举足不盈数步而 暨五山之所,一钓而连六鳌,合负而趣,归其国,灼其骨以数焉。员峤二山流于 北极,沈于大海,仙圣之播迁者巨亿计。帝凭怒,侵减龙伯之国使厄。侵小龙 伯之民使短。至伏羲神农时,其国人犹数十丈。从中州以东四十万里得憔侥国。, 人长一尺五寸。东北极有人名曰诤人,长九寸。荆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