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妄衍之。朱子遂云∶天外更须有躯壳甚浓,所以固其气也。天岂有躯壳乎?谁曾见之乎?既自撰为此说。他日遂因而实之曰∶北海只挨着天壳边过,似曾亲见天壳矣。自古论天文者,宣夜周髀浑天之书,甘石洛下闳之流,皆未尝言。非不言也,实所不知也。若邵子朱子之言,人所不言,亦不必言也。人所不知,亦不必知也。人所不问,亦不必问也。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此乃切要之言。孰谓庄子为虚无异端乎?

    元人赵缘督,始稍正邵子之诞,而今之俗儒已jiāo口议之,又丘长春世之所谓神仙也。其言曰∶世间之事,尚不能究,况天外之事乎?由此言之,则庄子长春乃异端之正论,而康节晦翁之言

    ,则吾儒之异端矣。明朝刘伯温,亦古甘石洛下之流,其言曰∶天有极乎?极之外何谓也?天无极乎,凡有形必有极,理也,势也,是圣人所不能知耳,非不言也。故天之行,圣人以历纪之。天之象,圣人以器验之。天之数,圣之以算穷之。天之理,圣人以易究之。天之所 ,人无术以知之者,惟此耳。今不曰不知

    ,而曰不言,是何好胜之甚也。呜呼!伯温此言,其确论乎?其曰好胜者,盖指宋儒之论天者。予尝言东坡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盖处于物之外,方见物之真也。吾人固不出天地之外,何以知天地之真面目欤?且圣贤之学,切问近思,亦何必求天外之事耶?

    南北二极,所以定子午之位。历家因二极而立赤道,所以定卯酉之位。北极瓜之蒂也,南极瓜之攒花处也,赤道瓜之腰围也,指南针所以通二极之气也。

    赤道为天之腰围,正当天之阔处。黄道自是日行之道,月之九道,又自月行之道也。

    天如劲风旋转,局大块于中,吾恐日月星辰之上,则愈高,愈清,愈劲,愈光明而无穷矣。或人见天裂处,见其霞光闪烁,于此足以知之矣。

    天以气言,故无穷。地以形言,故有尽。

    空即天也,自地而上,无非空也,即天也。地间亦有动也,亦气动之耳。

    天道不以理言,则归于幻妄耳。

    天为阳宗,故风火在上。地为yīn统,故水土在下。

    地为yīn,故火隐而不见。击石而火至,刚而后生也,两木恒摩则火至,动而后生也。列星之为象也,在朝象官,在人象事,在野象物,各因其变而占焉。

    日月星辰,天之四象,水火土石,地之四象。康节言土石而不言木金,盖木乃土之华,金乃石之精也,是知康节皆以体数言也。

    风雨云雾雷,天之用也。吹喷嘘呵呼,人之用也。天人一理也,但有小大之差耳,风露能生物,亦能杀物,顺yīn阳之气也。

    风阳也,故其气清通而无形。云yīn也,故其气昏浊而可见。

    论昼夜之长短,由于日之出入,日出入之舒缩,由于南北极出地之高下。故普天之下,时时晓,时时午,时时日晡,时时黄昏,时时夜半,各于其地作如是观。

    雪寒在上,故高山多雪。霜寒在下,故平地多霜。

    地居天之中,地平不当天之半。地上

    天多,地下天少。是以日出落时,见日大,近人也。日中天时见日小,远人也。

    日初出时见日大,宜当热而尚寒凉者,yīn凝而阳未胜也。日中天时见日小,宜寒凉,而反渐暖渐热者,阳积盛而yīn已消也。申未热愈于午者,阳尢积盛故也。

    世间特一阳气之周流耳,阳气不及之处则为yīn,观之 复之理可见。

    斗一南而万物生,一北而万物死。日一北而万物生,一南而万物死。斗日互行,而成岁功也。

    或问日生月落,古今异乎?曰∶同也。云白山青,古今异乎?曰∶同也。夏葛冬裘,古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