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海。乃五脏之生原。太阳为诸阳主气也。

    诸病以次相传。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间一脏及二三四脏者。乃可刺也。

    玉机真藏论曰。五脏相通。移皆有次。五脏有病。则各传其所胜。病之且死。必先传行。至其所不胜。病乃死。故如是者。乃逆传其所胜。皆有死期。不可刺也。如间一脏者。乃心传之肝。肺传之脾。

    子行乘母也。间二脏者。心传之脾。肺传之肾。乃母行乘子。子母之气。互相资生者也。间三脏者。心传之肾。肺传之心。从所不胜来者为微邪也。按五脏间传。只有间三而无间四。所谓间四脏者。以脏传之腑。而腑复传之于他脏。盖腑亦可以名脏也。杨元如曰。按五脏别论。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盖藏货物曰腑。故腑亦可以名脏。

    <目录>卷五

    <篇名>yín邪发梦第四十三

    属xìng:黄帝曰。愿闻邪yín泮衍奈何。岐伯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yín于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气yín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气yín于脏。则有余于内。

    不足于外。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岐伯曰。yīn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 。

    yīn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盛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与热同)

    此承上章论yín邪泮衍。而有虚邪正邪之别也。虚邪者。虚乡不正之yín邪。中人多死。正邪者。风雨寒暑。天之

    正气也。夫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正邪之中人也微。先见于色。不知于身。若有若无。若亡若存。

    有形无形。莫知其情。是以上章之yín邪泮衍。血脉传溜。大气入脏。不可以致生者。虚邪之中人也。

    此章论正邪从外袭内。若有若无。而未有定舍。与营卫俱行于外内肌腠募原之间。反yín于脏。不得定处。

    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夫邪之折毛发理。邪从皮毛入。而发于腠理之间。腠理者。在外肤ròu之纹理。在五内腑募原之ròu理。卫气所yóu xing出入之理路也。是以yín邪泮衍。与营卫俱行。行于募原之ròu理。则反yín于脏矣。夫心藏神。肾藏精。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随神往来谓之魂。并精而出为之魄。志意者。所以御精神。收魂魄者也。与魂魄飞扬而喜梦者。与五脏之神气飞扬也。腑为阳而主外。脏为yīn而主内。邪气与营卫俱行于脏腑募原之间。故气yín于脏。则有余于内。不足于外。气yín于腑。则有余于外。不足于内。今反yín于脏。则有余于内。而五脏之yīn气盛矣。yīn气盛。则梦涉大水恐惧。

    阳气盛。则梦大火燔 。此心肾之有余也。yīn阳俱有余。则心气并于肺。肾气并于肝。而梦相杀。相杀者。梃刃jiāo击也。此肝肺之有余也。夫魂游魄降。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此魂魄之有余于上下也。

    饥则梦取。饱则梦予。是脾胃之有余不足也。此邪与五脏之神气yóu xing。而形之于梦也。如肝气盛。则梦怒。

    肺气盛。则梦悲。心气盛。则梦笑。脾气盛。则梦歌乐。肾气盛。则梦腰脊不属。此邪干五形脏。而形之于梦也。凡此十二盛者。乃气yín于脏。有余于内。故泻之立已。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客于脾。

    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