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都向往高层次的生活。其实现代人谁不是向往富裕的生活呢?除了地位古往今来的不同,对名和利的追求古往今来都是如此。

    到了发放衣服那天,苏妍亲自坐镇,笑眯眯的要丫鬟玉清和玉蓝来发放衣服。以往那些用不完的碎布头都丢弃了,现在苏妍告诉针线房多的做成荷包,然后看那些伺候好的人就发给他们荷包。得了荷包的人自然就是做的好的人,而没有得的自然就是还差点或者是平时偷懒耍滑,不认真做事的人。一时间荷包大热,众人皆以荷包为荣,比得了银子还高兴。门房的老张平时是个最老实不过的人,有好处经常被那些嘴乖的人得了去。这次居然也得了个荷包,嘴咧的大大的。他的婆子是厨上的说他天天想打了鸡血似的。听的苏妍姐妹们狂笑。

    大姐二姐也很不错,大姐是管采买的就搞懂价钱之后,知道有几个婆子有些贪钱但是总的来说还好,毕竟熊氏也说过一句话,水者清则无鱼。二姐管理厨房的是每天不许有太多剩菜浪费,多也只能多三分之一。她还拟了个计划出来,例如一个人一天只多吃多少粮食然后就是自家菜园里的才也拿出来吃。不必时时都买。不过她们姐妹三也知道如今是熊氏在后方坐镇所以众人也并不好表露什么。

    熊氏出了月子后,并没有特别表扬谁。只是指出缺点,例如苏妍的荷包方式虽然有用也只是一时的,况且碎步零碎的狠反而要针线房的人花大力气。苏早则过于斤斤计较,如果有想法只管实施先看并不要和婆子讲得那么清楚,她们是下人按照指令做事就行。苏仪呢,虽然知道采买的事但是并不知道账册作假,下人也可能欺骗你。必须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多问则不会被蒙蔽。三姐妹一时受益匪浅。

    熊氏出了月子后就忙着给苏安请了位老成的健壮的妈妈,在身边。自己也时时观察注意。苏父本来是今年任满,奈何战争断后的人今年才把诸事处理好。例如和敌国签订合约,在战乱的地方休养生息。今年皇上可能要大封赏。因此正好今年任满回京。

    不这道熊氏已经略有些担心了。她担心的也不是苏父升不升官的问题,而是儿女们的问题。夫妻两不禁说起了夜话。“夫君,你看早儿仪儿还有妍儿也大了,和她们一般大的都订了亲。聪儿我是不担心的,他现在做学问就好。”苏父沉吟一下,“三个女儿也不急,慢慢来找。我苏亮的女儿焉有嫁不出去之理。”

    熊氏急了,“她们都不在郢都那么久,就是再好的良配也轮不到她们。我可听说了苏婉都说了人家,曲江侯的次子。听说人品不错。咱们女儿可是两个十岁一个八岁了。”

    苏父笑了,捏了捏她:“你这就急了和刚嫁过来一样。怕什么。天下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有多少豪杰呀。今年咱们回去怎么都不迟。”

    熊氏说:“凭他什么英雄豪杰我都不管,只要对我女儿好就行了。”话还没说完苏父就凑过去开始有节奏的揉捏熊氏“琳儿,我好想你。”两人不禁情动起来,红帐里一片春光。

    三姐妹倒是还不知道,只是对家务的要求更高了些。三人或习女红,或读读书。闲时逗逗弟弟,日子过得好不惬意。

    十二章

    苏妍端着一小盅莲藕排骨汤缓步走在甬道上,玉清在后面几次想提出帮她端着。她也不听缓缓说道:“哥哥整日读书辛苦,我就只端这一小步路算得上什么呢?”苏妍心想这一个小盘子算得了什么。前世的自己生下来特别瘦,妈妈每天熬排骨汤喝。由此自己身体才变好好的,就是感冒也是很少得。所以,她准备也惠及哥哥苏聪。古时候读书真的很辛苦,真正是头悬梁锥刺股。

    走进院子,苏聪身边的小厮许强在门外。玉清上前一步说道:“大少爷在书房吗?三小姐给他送汤呢?”许强也是笑着说:“大少爷天天就念叨三小姐的吃食。我这就去跟大少爷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