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时总梦见早已死去的人,自己也习以为常了,有时还开玩笑说自己要走了。其实这也是心阳不振、yīn阳失调的病症,通过服用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就可以治愈。

    还有些病人,夜里睡觉时常常梦到异xìng,并与之jiāo合,夜夜如此,时间久后,身体日渐消瘦,以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作为主方,适当加减,也能够得到治疗。

    上面这些所谓的疑难杂症、怪病,其实都与心有关,因为心藏神,当心脏气血yīn阳出现虚损的时候,心神就会失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症。桂枝汤具有调和yīn阳之功,龙骨牡蛎具有安魂定魄之效,结合起来,何愁心神被扰,杂病丛生。

    我们的身体是非常玄妙的,并非目前现代医学所研究的那样简单,越往深处研究,就会越复杂。

    道家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研究人体疾病,如果站在万物的层面,就会思路庞杂,治疗起来也会顾此失彼。但如果站在一的层面来看问题,就会非常清晰。中医借用望闻问切,收集四诊资料,将四诊资料综合之后,推演出人体五脏的病理状态,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这是一套完整而精妙的理论体系。

    不懂中医的人,在他的眼里所看到的只是最后一步,即中医的诊断结果以及用yào情况,他没有深入了解这些诊断背后所蕴含的意义,所以当医生通过切诊、通过中yào治好病人的病时,他们就认为中医是靠蒙的,是瞎猫碰到死耗子。

    小时候,当我们遇到不懂的事情时,就喜欢问个为什么,搞清楚了这许许多多的为什么,我们的知识才会越来越丰富。长大后,遇到我们不了解的事物,很多人就不再继续问个为什么,而是以最简单、最粗暴的方式将这些疑问直接排斥掉,认为这些东西是假的、虚幻的、编造的,甚至认为是故弄玄虚的,这不仅阻碍了我们的进一步学习,甚至影响了自己的人生观。学医如此,学习其他东西,都是如此啊!

    下面我们通过另一个小故事,来感悟养生之道:养金鱼的故事。

    养金鱼的故事——富贵病的诊断与治疗

    有一次我到花鸟市场,看到养在鱼缸里的小金鱼非常可爱,于是就买了一缸回家。每天下班回家给小金鱼换换水,欣赏一下它们在水里悠闲自在的美态,一天工作中累积的不良情绪在不知不觉中烟消云散了,慢慢地我越来越喜欢这对小金鱼。

    有一天突然要出差,临走时向妻子jiāo代,每天记得给小金鱼喂食。不想,出差几天,再回到家,小金鱼已经翻了白眼,我很心痛。后来无意间经过花鸟市场,又看见卖金鱼的摊位,就随口向老板抱怨了几句。老板听了我的抱怨,询问后得知是几天没有及时换水。他很严肃地说:“长时间没有流动的水,水中杂质过多,会发黏,各种细菌及微生物会增加,水中的氧气不足,金鱼自然不能活。”

    听了老板的话,我才知道,小金鱼的死是因为我没有jiāo代给金鱼换水啊。

    我们常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仔细想想,人体何尝不是如此呢!

    如果我们将一个刚死的人同一个活人来比较,这里面的差距,不是多一个器官和少一个器官的问题,也不是体内酸碱度的问题,而是阳气,是体内流动着的阳气没了,生命活动就停止了。

    在这股阳气的温煦和推动下,人体的气和血才能正常运行,有了这正常的运行,五脏六腑之间才能相生相克,四肢百骸五官九窍才能得到濡养,生命活动才能归于正常。

    张介宾在《类经附翼·大宝论》中写道:“人是小乾坤,得阳则生,失阳则死。”《黄帝内经》也说:“阳化气,yīn成形。”阳气在人体的作用是推动、固摄、温养,表现的是脏器功能;yīn气在人体的表现则是有形脏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