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来了死后依然存在的想头。依然存在,自当有所居的境界和相与的伴侣。这各依自己的信仰和想像来决定;在已经走近了生死的界线的当儿,往往会造成一些“奇迹”,供后死者传说无休。如信鬼者临死,会有祖先或亡故的亲属到来,导往冥土;基督徒便遇见生着鸟翅膀的天使,迎归天国;佛门弟子则由佛来接引,往生净土,试翻《净土圣贤录》,这类故事不可胜数。基督徒何以不会遇见祖先或亡故的亲属呢?蒙佛接引的又何以只限于信佛念佛的人?这其间的缘故,原是一想便可以明白的。

    最受不住这种寂寞的应该是修持净土的人了。他们把死看做往生净土与堕入地狱的岐路口。其设想净土与地狱,都源于死后依然存在这一念;而净土悦乐,地狱痛苦,所以临到岐路口必须趋此舍彼。于是一心念佛,平生用尽工夫;指望临命终时,此心不乱,仍能称诵佛号蒙佛引归净土。还恐怕自力不够,便预先告诫亲属后辈,当己临终,慎勿啼哭,啼哭则此心散乱,便将堕入地狱苦趣:惟有助念佛号,最为功德无量。曾读当代某大师的文钞,厚厚的四本,差不多全讲这一些:教人对于死这一件大事怎样去做预备工夫。他们的不甘寂寞也就可想而知了。

    “蓬莱不远”的蓬莱正无异于基督徒的天堂和佛门弟子的净土。

    更从送死者这一方面说,断了气的一个人如果就此灵爽无存,斩绝了曾与世间发生过的一切关系,那也是非常寂寞的事。

    承认他存在于另一个世界里吧;惟有这样才好比实物虽不在手头,而存放在外库里,并非就此失掉,便也足以自慰。从这一念,于是来了种种送死的花样。

    这回因铮子内姑母的丧事,把久已忘怀了的故乡种种送死的花样温理了一过。逢七,不请和尚唪经,便延羽士礼忏。教死者受佛门的戒,由和尚给与法名;另一方面,羽士起“给”的法场,派定死者在瑶池会上当一份小差使,也别有道号。佛教徒呢?道教徒呢?只好说“兼收并蓄”。逢七前一天,到各个城隍庙里去烧“七香”。城隍是冥土的地方官,到他们那里去烧香,无非希望他们对于新隶治下的鬼囚高抬贵手,不要十分难为;老鬼实说,这是去行贿赂。既已是佛门的戒徒,瑶池会上的“职仙”,何以又成为城隍治下的鬼囚呢?这其间的矛盾谁也不去想。

    总之,多方打点,只求于死者“死后的生活”有利。

    纸制的服用器物,凡想得到的都特制起来焚化。细针凿花的是纱衣,纸背黏一点薄棉的是法兰绒,折成凹凸纹的是绒绳衫,灰纸剪细贴在衣里的是“小毛”,黄纸剪细贴在衣里的是“大毛”。桌椅箱笼,镜奁盘盒,乃至自鸣钟,热水瓶,色色俱备,而且都是“摩登”的款式。因为死者生时爱打“麻将”,便付与一副麻将牌,加上三道“花”,还有“财神”和“元宝”。死者使用着这些器物,“死后的生活”大概很“舒齐”的了,只是还没有自己的房子,租赁人家的房子终非久计。据说在最近的将来就有一所纸房子为她建筑起来了。

    死者每天进食三次,中午用饭,早晚用点。食毕便焚化纸锭。逢食拿钱,这是阳世生活所没有的。唪经礼忏的日子则焚化得特别地多。统计七七中所焚化的纸锭,至少可以堆满半间屋子。普通纸锭是用一张锡箔折成的;还有用几张锡箔凑合折成的中空的正方体,名之曰“库”,中间容纳一只菱形的小锭。这东西非常贵重,据说只须有极少的几个,便可以在冥土开一爿“典当”。这回焚化这样的“库”也不少。在冥土,新开的“典当”像上海四马路的书局一样一家一家接连起来了吧。教死者去剥削穷鬼实非佳事,这一层当然不去想了;想到的只是从此死者将成为冥土的巨大的财主。

    灵座旁安置一件铜器,名之曰“磬”,却是碗形圆底的东西。

    每天须敲这东西四十九下;恐怕少敲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