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推断出这种事实。我们只是读到:当那个女人的原告离开后,耶稣问她:“一直没有人谴责过你吗?”在得到否定的回答后,他说:“我也不谴责你。走吧,不要再作孽了。”

    如果不首先谴责别人,你就谈不上原谅他们。首先,耶稣从来没有谴责过这个女人,所以他也没有什么可原谅。他识破了她的罪孽或错误,但并没有觉得应该为此就恨她。关于真正原谅的好处,你我在事后所看到的,耶稣在事先就已经看到了:当我们由于别人有错而恨他们时,当我们谴责他们时,当我们把人的类型与行为的类型混为一谈、因为别人犯错而将其归入某一类人时,或者当我们从精神上认为别人必须“还”我们一笔债、然后我们才能恢复友善面孔以及从感情上接受他们时,我们就在犯错误。

    你是否应该这样做、是否必须这样做、是否可以这样做,这些问题都超过了本书的研究范围,也超越了我的研究领域。作为一名医生,我只能告诉你,如果你真正原谅了别人的错,就会幸福得多、健康得多,就会得到更多的内心安宁。不过,我还要指出,具有疗效的原谅真正就是如此,而也只有这种宽容才能真正起作用。如果原谅的含义远不止于此,我们也许就没有讨论它的必要了。

    不仅要原谅别人,也要原谅自己

    给我们带来情感创伤的不仅有别人,我们多数人也自己伤害自己。

    我们拍着自己的脑袋自责、懊悔、遗憾。我们用自我怀疑来压制自己。我们用过分的愧疚让自己难过。

    从情绪上讲,懊悔和遗憾是指回到过去的生活当中。过分愧疚是指我们希望把过去做错或自认为做错的事再做正确。

    当情绪帮助我们对眼前的现实环境作出正确回应或反应时,我们才算正确而恰当地运用了它。由于人无法生活在过去中,因此我们从情绪上讲无法对过去作出正确的反应。就情绪反应而言,过去的一切只能写出、封存、忘却。过去的一切可能会让我们脱离人生的正常轨道,但我们不必通过这样那样的方式采取“感情立场”,重要的是我们现在的方向和眼前的目标。

    我们应该承认自己的努力是错误的,否则就无法纠正前进路线,使“掌舵”或“制导”成为不可能。但是,因为犯了错而自憎或自责,只能于事无补,甚至具有毁灭xìng。凯斯西储大学曾对“愧疚”这个问题进行过研究,研究报告发表在《读者文摘》(1997年9月刊)上。研究发现,普通人每天要花两个小时用于愧疚!这其中多数都是对当前时刻的愧疚:工作中的女xìng为上班时不能待在家里陪伴孩子而愧疚,接着又愧疚如果下午和孩子一起待在家里,又无法完成本职工作;如果儿女因为年迈体弱的父母而心力jiāo瘁,又为自己时常有些脾气暴躁而愧疚;出差在外的管理人员为错过女儿参加的学校朗诵会而愧疚。

    如果你不能用宽容和豁达的眼光看待眼前和过去,就无法用乐观的眼光看待未来。这并不是说对待任何事都像过眼烟云。责任感很重要。但是,我们所称的“内心的批评家”比其他批评家都强大得多,以至于必须对其严加管束,不让它去践踏我们的自我意象。

    有一次,在向奥克拉荷马一所监狱的许多服刑人员发表完演讲之后,我离开时认识到:在这里,我与抢劫犯、杀人犯、犯下可怕错误(有些犯人甚至反复犯同样的大错)的人为伍,然而,他们当中多数人却不像外界的人那样经常责备或惩罚自己,更不用说人一生中的严重失足有99%都是由诚实的、道德的行为组成了。入狱的犯人找律师、争取自己在狱中的权利,这都很常见,而许多优秀公民却仅仅通过过度的自我批评和自我惩罚,剥夺自己不可让渡的、追求幸福的基本权利。当我们驾车驶过监狱巨大的混凝土高墙、墙顶一层层带刺铁丝网以及塔楼荷qiāng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