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言之,如果神经通道加工的“垃圾”足够多,并以某种方式将这些“垃圾”联系在一起,其结果或输出就是“无用行为”。

    像所有其他伺服机制一样,我们的创造机制要利用已存储信息或“内存”来解决当前问题、对当前形势作出响应。有时候,这种“存储数据”在所有事实或有用xìng全部消失之前,仍然处在创造机制的掌控之中。我们可以再举《与内心傀儡作斗争》一书中的内容为例:

    “刚刚在学校的一次数学测验不及格之后,父亲可能会对10岁大的我们说‘你一无是处,将来必将一事无成’。这种话有可能会成为我们‘本我'和‘内心傀儡’中的一种边缘记忆,就算不会相伴我们终生,也会跟随我们多年……”

    这些信息之所以始终跟随我们,而不像鸭背上的水珠一样容易滚落,是因为它会留在我们所称的“边缘记忆”里。我认为,这种记忆与自我意象“印记”只是略有不同。主要有三种因素控制它:权威来源、严厉程度和反复xìng。如果听到的话来自一个我们将其作为权威者加以敬畏的人之口(比如我们视为至高无上的父亲、儿时特别想得到其认同的某个人),那么,与当时对我们说同样的话但说话者我们却不那么敬重的情况相比,前者的话显然更有分量。我们看到、听到或经历的事物如果很强烈(比如父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朝我们大喊大叫,使我们无地自容),它们在我们心中的分量也会增加。而如果从权威渠道反复听到同样的话,那份量就更重了。这种“程序”在停止编辑多年之后,仍然会支配我们的各种行为,因为伺服机制眼下引发的行为仍然在遵从它。

    要想为更加无拘束的生活“编程”,首要的一点就是了解你身上的这种创造机制或“自动制导系统”。在此过程中,你将学会怎样将其用作一种成功机制而不是失败机制。其次,你需要实实在在地“编程”、“重编”或“策划”你想要的xìng格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