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相信,如果能说服该学生去改变对自己的自我界定,其学习能力应该也能随之改变。
事实证明的确如此。有一名学生拼100个单词会拼错55个,而且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整整一年连学分都没有,但在第二年总评却达到91分,还成为所在学校拼读最好的学生之一。另一位由于学习成绩差被勒令退学的女大学生,却在退学后考入哥lún比亚大学就读,还令人信服地得到了“A”。有个测试机构告诉一位男孩,说他根本没有学好英语的天赋,但这个孩子在第二年却获得了文学比赛的优秀奖。
这些学生的问题并不在于太笨或缺乏基本素质,而在于有一种不恰当的自我意象(“我不是学数学的料”,“我天生就缺乏拼写能力”)。他们“认同”自己的错误和失败。他们不说“我那次考试失败了”(以事实为依据的描述xìng语言),却得出“我是失败者”的结论;不说“我那门功课不及格”,而是说“我是个由于不及格而退学的学生”。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莱基作品的人,不妨找一本他编著的《自我一致:关于xìng格的一种理论》读读。
莱基还运用同样方法纠正学生咬手指以及口吃之类的坏习惯。
我自己保存的资料中就有一些同样服人的卷宗:一位特别害怕和陌生人jiāo往甚至于几乎不敢出门的女士,如今却成为演讲家,并以此作为谋生的职业;另一位由于“对销售毫无兴趣”而拟好辞呈的推销员,销售成绩却在6个月之后排名居百佳推销员之首;一位由于“紧张”和不堪承受每周准备一篇发言的压力而被认为应该退休的部长,如今却平均每周进行三次“本份外演讲”,此外还要完成每周法定的发言,更重要的是,他如今并不认为自己还会紧张。
循着莱基博士对该课题进行的突破xìng思考(这些思考均源于对现实的观察)以及我在本书前几版中按时间编入的观测报告和思想,又有许多人做了更为复杂的大量科学研究。这些研究中发现的诸多证据,已经促使大多数理论心理学团体接受了“自我意象可控”的观点。
一位整形医生为何对自我意象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乍一看,医学外科和心理学之间似乎无甚关联甚至毫无关联。然而,正是得益于整形外科医生的工作,才最早发现了自我意象存在的蛛丝马迹,并引出某些导致重大心理学知识问世的问题。
多年前我第一次从事整形医生工作时,病人在xìng格和个xìng方面出现的突然变化让我非常吃惊。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变化通常是某种面部缺陷得到矫正后导致的结果。在许多例子中,改变外部形象似乎能创造“一个全新的人”。许多事例证明,我手中握的手术刀变成了一根魔棒,它不仅能改变病人的外表,而且能改变病人的整个人生。生xìng害羞、不善jiāo际的人变得大胆而无畏;一位“笨”男孩变成机灵聪慧的少年,后来还成为某知名公司的管理人员;工作表现下滑、信心不足的推销员成了自信的典范。也许最让人吃惊的,要数那位向来怀有“铁石心肠”的罪犯,他几乎在一夜间从无可救yào的家伙(从未展示任何求变的渴望)变成“囚犯标兵”,还以出色的表现赢得假释机会,并于出狱后在社会上承担了负责任的角色。
60多年前,我在《新面孔——新未来》一书中描写过许多类似案例,本书描写得更多的是我的同伴而非社会大众。图书上市后,一些知名杂志刊登了类似文章。此后,刑事学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精神病专家的问题便像pào弹一样向我袭来。他们提的许多问题我根本无法作答,但的确促使我展开了一项调查。让人奇怪的是,我从失败中学到的东西一点不比从成功中学到的少,也许不能说更多罢。
其实,这些成功很好解释。那个耳朵过大的男孩曾经听别人说他的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