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鸣[9]。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10],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眘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11],皆以其术鸣。秦之与,李斯鸣之[12]。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13]。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鸣者[14],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15],其辞yín以哀[16],其志弛以肆[17];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18]?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1]咎陶(gāo yáo),一作皋陶,又作咎徭,相传为虞舜的臣,为舜掌司法,造律立狱。今《尚书》有《皋陶谟》,伪古文《尚书》有《大禹谟》。
[2]夔(kuí),相传为虞舜时的乐官。韶,相传为舜时的乐曲名。
[3]五子,夏王太康的五个弟弟。太康沉於游乐,百姓都怀有贰心,有穷国后羿趁太康游於洛水之南时,在黄河拒守,不让他入国。五子怨太康失国,作歌述大禹的警戒。五子之歌现已亡佚。今伪古文《尚书》有《五子之歌》,系后人伪托。
[4]伊尹,名挚,商的贤臣,曾助汤伐桀。汤死,又辅佐汤的孙子帝太甲。据说他曾经作《汝鸠》,《汝方》,《咸有一德》,《伊训》,《肆命》,《徂后》,《太甲》等文,但是皆已亡佚。今伪古文《尚书》有《伊训》,《太甲》,《咸有一德》,都是后人所伪托。
[5]指周公曾作《大诰》《嘉禾》《康诰》等文。今伪古文《尚书》有《大诰》《康诰》等。
[6]诗,《诗经》。书,《书经》。六艺,这里指六经。
[7]铎,铃。木铎,木舌的铃。古代宣布新政令时,摇铃召集百姓来听。这句话见於《论语·八佾》。这是说孔子不被诸侯所用,将退而著述。
[8]难道不是真的吗?
[9]荒唐,广大无边的样子。《庄子·天下》说,庄子的学说是一种"荒唐之言"。这是说庄子的文章汪洋闳肆,无涯无涘。与现在所谓"荒唐"不同。
[10]臧孙辰,即臧文仲,春秋时鲁国大夫。《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鲁有先大夫曰臧文仲既没,其言立。"
[11]杨朱,战国时思想家,卫国人,字子居。他的著作已失传,他的学说散见於《孟子》《列子》等书中。管夷吾,即管仲,后人将他的言论集为《管子》。晏婴,春秋时齐国大夫,谥平,字仲,史称晏平仲,后人采其行事和言论,辑为《晏子春秋》。申不害,法家,战国时韩昭侯之相,著有《申子》。眘到,即慎到(眘是古慎字),法家,战国时赵人,著有《慎子》。田骈,道家,战国时齐人,齐宣王时为上大夫。邹衍,yīn阳家,战国时齐人,为燕昭王师。尸佼(jiǎo),杂家,战国时鲁人,曾经是秦相商鞅的门客,著有《尸子》。孙武,春秋时军事家,齐人,著有《孙子》。张仪,战国时魏人,秦惠王之相,倡连横之说。苏秦,战国时周人,为六国之相,倡合纵之说,与张仪同属纵横家。
[12]李斯,战国时楚国人,后为秦始皇的丞相。李斯有《谏逐客书》和《论督责书》,皆见於《史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