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适适 在古代汉语中"适"和"适"是根本不同的两个字。"适"音kuò,适音shì。《论语·宪问》:"南宫适问於孔子曰……"这里"适"不是"适"字。又宋代有人叫洪适。这种地方如果不知道它和"适"的区别,就会弄错了。
(3)征征 这两个字在古代汉语中,除了在征赋(税)的意义上有时相通之外,决不混同。"征"是旅行(特指在外服役)、征伐。征是证验、征兆、征辟、征求;又是音乐中的五声之一(用於这个意义时读zhǐ)。像《论语·八佾》的"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中的"征",决不能写作"征";《战国策·燕策》中的"为变征之声"的"征",决不能换成"征"。反过来看,《左传》僖公四年"昭王南征而不复"中的"征",不能改作"征";《周易》的"征夫不复",也不能写作"征夫"。
(4)余馀 "余"是第一人称代词,"馀"是剩余的意思。在古籍中两个字如果都写作"余",或都写作"馀",许多话就会无法解释。如屈原《离骚》"仆夫悲余马怀兮"中的"余",如果换成"余","余马"就不通了;杜甫"隔篱呼取尽余杯"的诗句,如果把"馀"换作"余",那就成了"尽我的杯"了。
像这种情况还非常多,我们只能举其一隅。总之,我们学习古代汉语,只有懂得了简体字与繁体字之间的这种分合关系,才能有效地掌握它们,才能正确地理解古代作品。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判断句是以名词或名词xìng的词组为谓语,表示判断的。在现代汉语里,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要用系词(判断词)"是"字来联系,例如"我是中国人"。但是在秦汉以前,判断句一般不用系词,而是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来帮助判断。例如:
制,岩邑也。(左传隐公元年)
虢,虞之表也。(左传僖公五年)
董狐,古之良史也。(左传宣公二年)
而母,婢也。(战国策·赵策)
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左传隐公元年)有时候在主语后面用语气词"者"字表示提顿,然后再在谓语后面用语气词"也"字。例如:
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战国策·赵策)
彼吾君者,天子也。(战国策·赵策)
南冥者,天池也。(庄子·逍遥游)
臣之所好者,道也。(庄子·养生主)这种用"也"字煞句和用"者""也"照应的句子,是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典型结构。
在先秦时代,有些"是"字容易被人误解为系词,实际上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或谓语。例如:
是吾师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是社稷之臣也。(论语·季氏)在这两个例子里,"是"字用作主语,"吾师""社稷之臣"是谓语。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战国策·魏策)
(今天就是这样。)
取之而燕民悦,则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孟子·梁惠王下) 汤之问棘也是已[1]"是已"略等於"是也","已"字也是语气词。①。(庄子·逍遥游)在这三个例子里,"是"字用作谓语,"今日""武王""汤之问棘"是主语。
在判断句中,人们所判断的不限於人或物,有时候是一件事情,这件事情在前面叙述过了,然后用指示代词"是"字或"此"字复指,使意义更为明确。例如: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虎兕出於柙,龟玉毁於椟中,是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