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询问孩子“吃饱了吗”“还想要什么”之外,还要学会用“今天你感觉怎么样”,“你是怎么想的”,“你高兴吗”等问句提问,让孩子表达出对一日不见父母的思念之情,并且学会认真聆听孩子内心真实的感受。甚至,在你真的不得不忙于其他事务时,也别忘了给孩子一个歉意的抚摸。
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
例如:在孩子不愿意去学校时,不要因为上班时间的临近而粗暴地把孩子jiāo给老师,任孩子大声啼哭。那会加重孩子的被抛弃感和分离焦虑。当孩子不愿随老师离去时,你不妨蹲下身子,仔细听听孩子叙述他内心的不安,因为这时孩子更需要的就是父母的倾听、安慰和抚摸。
让孩子投入伙伴当中
父母要建议和鼓励孩子与伙伴一起游戏。这是让孩子感受同伙之爱的好机会。另外,和伙伴的友好jiāo往可以帮助孩子克服和父母、亲人暂时分别的焦虑和孤独感,学习分享爱。
孩子的内心世界丰富而敏感,没有任何理由足以让孩子去独自承受孤独。你不能一味的责备孩子们表现出的叛逆、孤僻,因为此时的他们其实在渴望更多的爱,更多的关怀——尤其是源自于父母的不可替代的爱。
总之,父母和孩子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不但有利于家庭之间的协调和睦,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
因此,父母一定要记住,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怒哀乐。
第9招 注意和孩子说话的语气(1)
人人都有受尊重的权利,对于孩子也是一样。很多父母不注意与孩子jiāo谈的语气,结果对孩子造成了伤害,这是家庭教育中经常出现的误区。
很多父母由于没有学会与孩子进行有效的jiāo流,往往在不知不觉中,用一些孩子不会喜欢的声调,说了一些违反自己本意的话,结果和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冲突。
琳琳气鼓鼓地回到家里,因为下雨,班上原定的郊游没有去成。妈妈见她不高兴,随口说了句:“哭也没用,要玩还有下回呢。又不是我让它下雨,干嘛一脑门子官司啊?”本来琳琳似乎还没有发作的意思,这一本可不得了:先是呜呜地哭了一阵,不一会儿踱到自己的房间,索xìng趴在床上哭,而且连晚饭也没有出来吃。
没有哪一位父母打算让孩子伤心,也没有哪一位父母会对自己说“今天只要有可能,我就要让孩子下不来台”,只不过有的时候没有注意罢了。
也有很多父母在动怒的时候,往往口无遮拦。因为是他们觉得,对于自己的孩子,他们完全有资格骂,所以多难听的话都能说出来。有时觉得说得越难听,越能提醒孩子注意。哪里想到,许多话是有严重后果的,绝对不能说出口。例如:
“给我滚!就当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
“你以为你是谁,你可是我养大的!”
“妈妈不要你这种不听话的孩子,现在马上给我滚出去!”
“你简直一无是处!”
“你很讨厌!”
“养个你这样的孩子,我真是倒了八辈子的霉!”
“你可是我养大的,有本事别让你老子养着你呀!”
诸如这类的话对孩子都是一种“威胁”。孩子听到,心里会怎么想?也许他还没有关于“自尊”的意识,可是这话会让他感到自己是个没用的人,是个累赘,可又无力改变这个现实。这种矛盾的心理会让孩子惶恐和无所适从。这样的情绪压抑得太久,必定会化为愤怒,总有一天会bào发出来。那时,很可能会有严重的后果了
有些孩子也许因为太小,就乖乖顺从了父母,但并不表示他认同了父母的话,而是因为内心的恐惧,害怕被父母抛弃。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很难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