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一旦闪失,贤弟叛国证据确凿,岂不户灭九族、锯树刨坟?为此,兄与我家皇帝商议,决定如下:
其一,一年之内,请贤弟设法将杨继业铲除。若无法铲除,必须将其调离边关。
其二,杨继业或除或调之后,辽、宋两国势必必有场大战。届时,请贤弟选派心腹充当大宋元帅。这一元帅,暗中要听我国调遣。
其三,贤弟既为大宋显僚,请把重要军政情报源源输送辽国,限每月一次,不得有误!
以上三条若能实现,将来,我国皇帝愿与贤弟评分疆土、南北而治。贤弟如若失信,只得将盟谱送jiāo你国朝廷,望贤弟平衡利弊,三思而行!
辽国大将军 愚兄韩贵百拜
这哪里是书信,分明是“最后通牒”!
潘仁美连读了三遍,吓出三身冷汗!
完了,全完了!当上掌朝太师不过一年,刚刚心满意足,就发生了这件事,这可让我如何是好?韩贵那个人心黑手狠,他讲什么jiāo情?大辽皇帝唯利是图,哪里会管我死活?我一旦拒绝他们的要求,那份该死的盟书肯定送jiāo我国皇帝。到那时,佛儿再受宠、皇上再偏向,这也是叛国大罪。正如“通牒”所述:户灭九族、锯树刨坟!我半生的努力就全完了!如果答应他们的要求呢?我将来的名声会比王莽、曹cāo更惨,肯定是个千古罪人。唉,好难呀!潘仁美心事重重,一连数日忐忑不安。饭也吃不下了,觉也睡不稳了,橙天到晚唉声叹气。他那圆圆的胖脸变成“刀条子”了,那双还算清澈的眼睛布满了红丝。别人见了不敢多问,夫人慧娟却忍不住了:“太师爷,最近以来,你好像有什么心事吧?”
“夫人,我历来敬佩你比我聪明。这件事早想对你说,还得请你替我拿个主意。”潘仁美摒去左右,才把始末原由细讲一遍。
夫人沉思良久,轻轻说道:“我只能告诉你一句话:胜者王侯败者寇!”
“好,这句话价值千金!”潘仁美利令智昏。拒绝辽国,眼下就死;里通外国,还可能得到半壁江山。只管生前事,不问身后名。反了吧,古今反叛,非我一人。前晋石敬塘,当过大辽儿皇帝,他就是我潘仁美的榜样!
从此时开始,潘仁美才成了真正的jiān雄。
说干就干。他立刻着手制定行动方案。第一件要办的事情就是铲除杨继业。但是,杨继业身为封疆大使,手中握有边关众兵,同时又是皇帝的“大红人”,想把他铲除,谈何容易?既然暂时还不能铲除,那就得将他调离边关。这件事也很难办,足足过了多半年,机会来了!
天高云淡,秋风飒飒。潘仁美早朝奏道:“万岁,依照我朝惯例,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演练兵马。依臣所见,今年九月九校场排兵,望圣驾光临,以鼓士气。”
“准奏。”太宗对潘仁美已是言听计从。何况国家演兵,皇帝历来亲往,“届时,朕率文武百官,为兵部尚书站脚助威。”
“臣愧不敢当,谢主隆恩。”
九月初九,眨眼就到。大校场早就准备妥当。但见旗幡如海,将士如云。这是“国家级”演兵,自然威武壮观。天至辰时,太宗皇帝率领百官登上中央看台。潘仁美既是兵部尚书,又是九门提督,理所当然的担任了总指挥。你看他手持令旗令箭,神态自若,演练数万人马,如同老叟戏婴儿。不但太宗高兴,就连高王、郑王、呼延王等著名武将也内心佩服:果然是为帅才,这样壮观的场面,除了潘仁美,谁敢指挥!
突然,只见潘仁美在马上摇了几摇、晃了几晃,“哎呦”一声,栽落马下。早有中军官抢上前去,扶起潘仁美。潘仁美面色苍白,嘴角带血,跌跌撞撞,参拜皇上:“万岁,老臣有失职之罪,甘愿受罚。”
潘爱卿,你这是怎么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