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他带在身边。我是寄宿过来的,深知寄宿对小孩子是怎样的痛苦。上小学我有一次高烧,仍坚持做cāo,劳动,上课,包括体育课,烧再高,没事人儿一样。就因为那时已经星期四了,星期六就可以回家了,如果让人知道发烧就得住隔离室,就不能回家,结果星期六刚一进家门就晕了过去,一个小孩子因为想家产生出的意志力足可以与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相媲美。那次我的体温是四十二度,本就是一个普通的急xìng扁桃体炎,由于延误治疗发展成了风湿xìng关节炎。父母始终不知道为什么会成了这样,因我始终没对他们说过,凭着孩子的本能我知道他们不会原谅我。他们会认为,一个星期不回家算得了什么?我却认为,风湿xìng关节炎算得了什么?小孩和大人的价值观常常是非常不同的。但现在我却不得不违背誓言送海辰寄宿,孩子是我的,还是社会的,从这次“小升初”白热化的竞争中我已窥到了一个中国儿童要想成材所必须经历的种种炼狱般的磨难。曾寄希望于海辰是个天才,天才可以违反常规,为此还特地带他去做了一次智商心理测试,测试结果,他是一个再正常不过的儿童,而且,“主流兴趣不明显”,就是说,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什么特殊才能可以使他无视当今现行的教育制度而同时又拥有一个较好的前程。他必须老老实实走读书、应试这条路,考中学,考大学,否则,谋生都成问题。因而当海辰因不愿住宿想放弃那所好不容易才勉强考上的好学校时,我发火了,一口气数落了他半个钟头,最后的结束语是:“我不管了,将来看大门还是拾破烂儿,随便你!”也是人在江湖。幸而海辰是男孩儿,十二岁了,比我当初坚强多了也成熟多了,对于寄宿生活比较快地就适应了,我如释重负。
我又是单身了。
晚饭后,去公园散步,一个人。走得累了,就拣条面向湖水的长椅上坐下,不论坐多久,再不会有人打扰——已然过了能让人误解的年龄。我还在公园里开辟了一个“我的”地方,一小块位于飒飒竹林中的空地,青石板地,围有一圈矮矮的竹栅栏,由于没设长椅而少有人去,否则,这应是一个谈情说爱的好地方,深幽,隐蔽,美丽。我每天去那里做cāo,广播体cāo,还是在海岛时学的,新的我不会,来北京后再没有集体做广播体cāo的机会。做一遍五分钟,我做三遍,然后就去散步,围着公园的主湖走三圈,全套程序下来,一个半小时;回家后洗个澡,上床看看书,身心舒服,睡眠也因此好些了,人也胖了一点。有一天晚上,当我又怀着赴约会般的心情向“我的”地方赶去的时候,发现有一对恋人正站在我通常做cāo的地方紧紧相拥着接吻。我的头一个念头是:这个地方是我的。第二个念头是想告诉他们,旁边不远处有一个更隐蔽的地方,还可以坐着。当然所有的念头都只能是念头,因为这个公园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我的”地方,谁都没有。我只能反身沿着来时的甬道离开,心里头说不出的难过,好像被谁给抛弃了。
妹妹送给我了一个精致的小半导体,能收立体声,说是让我散步的时候带着,否则天天一个人一走一个半小时,闷也闷死了。那半导体至今原封原装地放着没打开过,我不需要。谁也不会知道,每天这一个半小时只有做cāo纯是为了锻炼身体,熬过那一刻钟后,剩下的时间,于我就是享受是精神盛宴了。我在湖边树下林中走,思想穿越了时间空间,不受任何约束地、无限自由地驰骋,无限自由。……把爸爸妈妈接过来住,让他们每天也来这里散步。爸爸是个对环境相当敏感的人,他肯定喜欢。可是,怎么来?我是骑自行车,只需六七分钟,总不能让他们也骑车。坐车啊!我开车。这个时候我当然是早已买好了车,也早已学会开了。每天吃完早饭就送他们过来,我回去工作,他们想回家的时候立刻来接他们。对了,给他们买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