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3.5%的股份,其余的股份由麦凯恩家族的其他十几位家族成员分别拥有。哈里森计划建立双重董事会,这样便可以将权力从自己和弟弟的手中转移给家族其他持股成员。他建议董事会的构成为:一位非家族成员;哈里森和华莱士两家各派两位代表成员;小安德鲁和罗伯特两家各派一位成员。小安德鲁和罗伯特两家均支持此计划。至于继承问题,哈里森建议他和华莱士各自列出三个首席执行官候选人,可以定期更新,在他们双双退休时,家族董事将从名单中进行选择。相对于沃德选用中立的非家族人员担任董事的方案,哈里森的解决方案将解决弊端的任务放到了家族身上。孰对孰错?哪种政策起到的效果会更好呢?

    这两兄弟的争论几乎持续了一年,后来董事会不得不裁定:倘若兄弟俩在1992年10月之前还无法消除分歧,将再次召开董事会,届时将决定是解雇哈里森还是华莱士,或者两者都解雇。华莱士被罢

    继承问题的争端发展到现在,已变得杂乱不堪。华莱士为打破僵局提出了三个建议:

    ■按地理位置将公司业务分成两个独立的单元。

    ■实施买卖协议。根据该协议,所有权将由购买股份的最高投标人获得。

    ■出售整个公司。

    华莱士向外界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他既不希望自己出局,也不情愿当哈里森的副手。毋庸置疑,哈里森拒绝了华莱士的建议,他写了一封信给董事会主席小安德鲁·麦凯恩,说明了华莱士的提议,并要求董事会做出决策。现在,事情已演变到了火烧眉毛的地步,紧急召开了一系列董事会后,董事们做出决定:华莱士必须辞去公司执行总裁一职。

    董事会决定执行该决议,解雇华莱士。除了华莱士的几个儿子之外,所有董事会成员都支持该决议。华莱士手里只剩下最后一张牌了,他意图从其亲戚那里购买17.5%的麦凯恩股份,以使自己成为集团的大股东。但华莱士购买股份的投标根本无人接受,因此最终的结果是华莱士和他的家庭被迫退出。华莱士和他的家人决定将他们的股份全部出售给公司,完全退出家族企业。至此,这场旷日持久的麦凯恩兄弟之争终于宣告结束。这场争端也结束了兄弟之间的关系,哈里森后半生继续领导原企业,而华莱士和他的家人充分利用他们企业家的本领,在加拿大最大的面包和ròu类加工企业枫叶食品公司获得了一大部分股份,重新开创了一个新的王朝,一直繁荣至今。点评

    这看上去像是另一个兄弟相争的案例,当然,它属于同一个层面。但这不仅仅是兄弟相争,它涉及变化多端的人际关系,是一个关于双重领导失败的经典案例。双重领导模式在家族企业中比其他地方更为常见,而且通常也运行良好,这些双重模式的领导阶层可以包括兄弟、表亲、叔叔、父母、家族以及非家族股东等等。有时候也可采用联合任职,比如联合执行总裁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让一个担任主席,另一个担任执行总裁,其实这都没什么关系,重要的是两者在个xìng和分工上能否协调,关系如何发展演变?合伙人是否能步调一致?他们对对方的权利与需求是否重视?他们怎样相互jiāo流影响?

    第二部分 第35节:王冠之争(7)

    这种联合模式似乎仅为了权力和方便,其他棘手的问题却抛在了脑后。此案例中的两个亲兄弟身处同一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根本无法同时容纳他们。哈里森或许应该收敛一下他的野心,而华莱士对家族的权利和义务似乎更需要开诚布公。此处的王冠之争完全是由上一代人代替下一代而进行的。在企业缺乏有效管理,缺乏支持决策制定的程序,无法对兄弟俩的关系进行调节的情况下,两人应该寻找可以解决问题的建设xìng模式。可惜他们已是倒戈相向,想要挽回局面着实困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