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中用了,连一篇折子都改不完了!百熙,你把剩下的部分念给老夫听听吧?”
孙元起忍着酸楚说道:“叔祖父,要不您老先歇歇?”
老大人躺在椅子里,闭着眼睛并不说话。
孙元起只好抄起草稿大声读了出来,文章最后写道:“赖湖北士绅公忠体国,上下用命,今鄂省凡有小学堂三千有奇,中学堂过千,各高等、师范、实业学堂近百。两湖师范初奏肤功,毕业学子于诸省弘文励教,其效匪浅。高等工业学堂精研格物,有益民生,功不唐捐。新立交通、矿业、石油、地质等学堂亦已渐次招生,数年之后,定当不言而成蹊矣!”
老大人忽然睁开眼说道:“这段不好,你照我说的改:赖慈训仰见、圣虑周详,臣钦遵办理,遂得克奏肤功。今鄂省凡有小学堂三千有奇,中学堂过千,各高等、师范、实业学堂近百。两湖师范学子于诸省弘文励教,著效匪浅。高等工业学堂精研格物,大益民生,功在社稷。新立交通、矿业、石油、地质等学堂皆已招生,学子众口齐声仰颂皇太后、皇上之功德。泰西学者,咸欲来朝——”
孙元起听到这里,不禁停笔:“叔祖父,湖北的学校暂时可没有留学生愿意去!”
老大人皱着眉头问道:“百熙,你知道皇太后派你去湖北有何用意?”
“兴教育,建学堂。”孙元起老实回答。
“那建学堂的目的呢?”
“招收学生。”
“具体来说,应该是招收留学生!”老大人说道,“皇太后是看到经世大学每年能替她省一百万银子,所以才派你到湖北创办学堂。想必张南皮、赵次珊、陈庸庵也都知道皇太后的心思,才由着你胡来,否则哪有那么多银子供你挥霍?”
“可是奏折上去了,万一皇太后较真,又没有留学生来,岂不?”
老大人扶着椅子勉强起身,凑近孙元起低声说道:“自六月以来,皇太后身体便觉不适。到了九月,又增加了腹泻病。如今腹泻久治不愈,且愈发严重,遍选名医,百治罔效。只怕……”
孙元起顿时明白了老大人的意思:先哄得慈禧老奶奶高兴再说,反正她也没几天活头了。等换了一朝天子,谁还记得这一茬儿?
见孙元起明白个中道理,老大人接着口述道:“如蒙降旨俯允,则数年之后,定当八荒负笈来学,不言而自成蹊矣!”
改完又重新誊抄了一遍,检查无误后递进了宫里头。孙元起的火车还没到汉口,军机处早已转发谕旨:“以学部右侍郎衔、署湖北提学使孙元起为学部左侍郎,钦此。”
一个星期后,北京颐和园万寿堂外显得有些兵荒马乱。慈禧太后得的是痢疾,数日前太医院便下了“病危通知书”,众人知道大去之期就在这几天,都惶惶不可终日,京中上得了台面的王公大臣们都聚到这块儿,就连光绪的皇后隆裕也整天在这里出没,顾不上梳洗打扮,蓬头垢面的像个落难妇人,进进出出间,大臣们也来不及向她请安。
可是你越盼她死,她越不死,一丝二气地在那儿吊着,弄得外面人片刻不敢稍离,生怕突然间嗝屁。候的时间一长,生活优渥的王公大臣们都有些体力不支,在外面随便找个台阶、石凳就坐下,哪哪都是,情景非常狼狈。大家伙就等着屋里一哭,外边好举哀发丧。
这时,有个太监端着一个盖碗从乐寿堂走出来,蹲在一旁屋檐下休息的礼部尚书溥良赶紧起身:“这位公公,您端的是?”
太监答道:“是老佛爷赏给万岁爷的塌喇。”
塌喇,在满语中就是酸奶的意思。溥良不敢再问,太监却又嘱咐道:“老佛爷吩咐了,这是母子间的一点心意,就毋庸记档了!”
“喳!”
太监走后小半天,众人就听外面一片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