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亡,才会大量采购钢盔、防弹衣。

    对于眼下存在的问题,亚瑟尔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承担测量欧美人脑袋形状和大小的任务。孙元起大喜过望,自然是无不应允。

    最初以为亚瑟尔会在回国之后找亲戚朋友帮忙,谁知他次日便带着尺子、表格跑到东交民巷,跟守卫使领馆的大兵一番神侃,那些家伙便乖乖摘下帽子任他测量,两三天功夫就大功告成。看来,亚瑟尔这张律师的嘴巴真不白给!

    至于材料的选定,则作为一项科研任务交给了经世大学新成立的材料科学系、钢铁研究所。既然涉及到科研,便严谨细致许多,总需用各种材料冲压成各种形状、用各种枪炮从各种角度射击,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如此一来,便不是三两日功夫就能出结果了。亚瑟尔害怕夜长梦多、迟则生变,与孙元起熬夜写好有关钢盔、钢盔衬里、迷彩涂装、军衔标识等专利申请表,稍作收拾便离开中国,开始了环球申请专利之旅。

    琐事告一段落后,孙元起与薇拉、念祖、念萱一起到廉子胡同,看望在家养病的老大人。

    薇拉在中国已经生活七八年,如果忽略相貌和大脚,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和中国女子再无二致。见了老大人,依照习俗行了大礼。念祖已六七岁,机灵乖巧,见了叔曾祖一点都不胆怯,伏在地上砰砰地磕了三个大响头。念萱才三岁,睁着湛蓝的大眼睛四处张望,叫她磕头时早已先躲到妈妈怀里,怎么唤她也不过来,惹到老大人开怀大笑。

    说会儿闲话,薇拉带着两个孩子去了后院,书房里只剩下老大人与孙元起,这时候老大人才问道:“百熙。你在湖北如何?陈庸庵有没有与你为难?”

    看着老大人病骨支离的样子,孙元起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回叔祖父,我在湖北挺好的,前几个月新设立的学堂开学。倒是忙上一阵子。制台大人并不插手学务,我对学务之外的事情也从不关心,所以我们倒也融洽,并无龃龉之处。”

    老大人微微颔首,又问:“你到湖北也快三年了吧?”

    孙元起连忙答道:“不错。我是光绪三十二年夏四月接到圣旨,现在是三十四年冬十月。正好两年半。”

    老大人捻着胡子沉吟道:“和你同一批的,江苏提学使周树模如今已署理黑龙江巡抚,江西提学使汪诒书改任宪政编查馆总务处帮总办,安徽提学使沈曾植、山东提学使连甲都升任布政使,广东提学使于式枚则擢升邮传部侍郎……看来,百熙你也应该动动了!”

    “叔祖父,如今湖北学务改革方殷。如果我突然走了,只怕会半途而废!”孙元起急忙辩解道。

    老大人睁大眼睛,看了孙元起一眼:“张南皮来北京,也没见湖北就乱起来。如何你一走,湖北学务便半途而废?难道你比张南皮对湖北影响还深?真是无稽之谈!”

    孙元起无言以对。

    老大人才不会顾及孙元起的感受,当下又说道:“你任湖北提学使以来这么长时间,还没有给宫里头上折子汇报所取得的成绩吧?趁现在有空,人又在北京。你赶快写一个吧,写完老夫帮你看看。”

    貌似去年年底来廉子胡同,就被老大人抓住给宫里写了折子。今天又是这样。看来历史真是惊人地相似啊!

    孙元起对于老大人的压迫。向来生不起反抗之心,只有乖乖挪过椅子,借着老大人的书案开始写奏折。这两年半的时间,自己在湖北确实做了不少事,写起来倒也言之有物。

    两个小时之后,孙元起终于吭哧吭哧勉强把奏折写完,恭恭敬敬地递给老大人。老大人取过眼镜,仔细看了起来。遇到不如意处便捻起毛笔涂改一番,只是写字的时候手抖得厉害,孙元起看着都有些心惊胆战。才看了一半,老大人就有些体力不支,只好搁下笔。长喘了几口气,才边摇头边说道:“老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