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苍山,夕阳微斜。一路上钟老与胡浩然作诗饮酒相谈甚欢,不觉就来到了玉霞山附近。胡浩然嘴甜,直说这路太短,还想多多与老爷子谈谈诗词歌赋。
钟老笑道:“无妨,前面不远便是我女儿女婿家中,一会儿我们去他家一坐简单吃些农家小菜,老夫再送你去玉铎寺中,然后十日后再来找你。”
胡浩然不好意思地说道:“若不是玉藏经阁对外展书会不日就将停展,真想今日就随三叔去你那里继续畅聊。”
钟老笑道:“玉铎寺对外展书三年一次,你大老远的来此也是机会难得,三叔老了,再多读书也是无用,倒不如回乡多教一教孩子们。再说了,也就十日而已,正好也可以多做准备。十日后我来见你,再带你去三叔家多多徘徊几日,临走时带些农家山货给我那两个老哥带回去。”
胡浩然说道:“三叔不必太客气,回去后我只要带回您老的消息,父亲和二叔就会十分高兴的。说不定他们还会亲自过来拜会您呢。”
闻言钟老略带失望的说道:“哎,若不是三叔最近身子不爽,这次肯定会随你一起去趟幽州呢。”
胡浩然刚要再说写什么,突然发现腰间的一块缠丝玛瑙吊坠闪了几下,顿时神色变得严肃起来。悄悄将吊坠摘下放进了袍袖之中,然后抬头四处张望。
一旁的书童福生也见到此幕立刻显得有些兴奋,欲起身四顾,却见自家公子瞪了自己两眼,这才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四顾观察。
远远地听见一个小孩的声音传来:“外公外公我在这里”
寻声望去,只见一个和尚打扮的小孩远远地跑了过来。小孩有十来岁的样子,模样俊俏。身后还跟着一个年轻高大的僧人。小和尚自然是宗林,身后的便是三师兄宗慧了。
钟老爷子眼睛有些花了,看不清楚来人,但听声音就是自己十分疼爱的三外孙,见宗林远远地跑了过来,放声喊道:“慢点儿跑,别摔倒了。”然后又转头看向身边的胡浩然说道:“这就是我女儿家的三儿子,大名叫柳辉,在寺中师傅给起了个法名叫宗林。”
胡浩然微笑着说道:“原来是三叔令爱家的三郎啊,看他虎头虎脑,聪明伶俐的的样子,以后定会成为一代高僧大德啊。”
胡浩然一边看着袖中不断闪亮的玛瑙吊坠,一边回着钟老爷子的话。显然有些走神,刚说出来的还是多欠了些考虑。
钟老有些尴尬,说道:“宗林是因病寄养在寺庙之中的,以后病好了也还是会还俗的。”
胡浩然听出了钟老话中的意思,立刻拱手说道:“三叔,小侄刚才说错话了,还望三叔不要怪罪。”拱手之时隐秘地将袖中的玛瑙吊坠放进了袖中的一个袋囊之中。
钟老爷子笑着回道:“这些都要看我女儿女婿的意思,老夫不能决定的,其实如果能成为一代高僧也还是很好的。”
书童福生见公子的表情动作也安奈不住自己欣喜的心情,说道:“三老爷,当和尚有什么好的,我觉得还是还俗的好,能娶妻生子,多好啊。”
胡浩然又狠狠地瞪了一眼福生,示意他不要多嘴。福生知道自己一激动又说错话了立马缩身形,老实起来。
胡浩然又问道:“不知我这三外甥得的什么病啊?非得寄养在寺庙之中啊?”
钟老爷子说道:“哦,小十年前,这娃娃癔病厉害的很,经常会昏迷不醒的。大夫瞧不好,就只能让庙里的得道高僧来看治了。”
胡浩然闻言心中若有所思,难道是那所谓的圣母分魂过于强大让这小孩的肉身难以承受的缘故。不过圣母分魂怎么是个男孩啊?不应该是个女孩吗?还有小十年前,那如今这孩子有多大了呢?刚想询问身旁钟老孩子的年龄,却见宗林已经跑到了跟前。
不便再多问,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