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斯洛伐克边境集结,并因此而拟订了“绿色计划”,把10月1日定为正式进攻捷克的日子。国难当头,捷克政府也相应加强边境的作战兵力。两军对峙,战争似乎一触即发。然而此时,另外还有两个感觉非常头疼的人,他们就是英国首相张伯伦和法国首相达拉第。达拉第打电报给张伯伦,催他去见希特勒,要他“尽可能取得最好的效果”。张伯伦发给希特勒一份十万火急的电报,电文如下:“由于局势越来越严重,我有意前来看你,以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我想乘飞机前来,并准备明天动身。”
为什么两国元首会对德捷对峙的局面如此紧张呢究其实质是他们都害怕卷入战火。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捷克同英法都订有互助同盟条约,如果德军进攻捷克,英法按照条约规定必然卷入对德战争中,而英法又不想卷入这一战争。
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世界历史知道点上一章上一节回书目下一节
第四章亚非民族解放运动
通往慕尼黑之路2
作者:梁功平
9月15日张伯伦赶赴德国的贝斯加登拜见希特勒。此时,希特勒也对张伯伦的来访喜出望外,因为当时的德军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战备。实际上,不仅德国国防军参谋部明确反对侵略捷克的军事冒险;而且如果英法站在捷克一边的话,德国就根本不敢轻举妄动。希特勒抓住了英法领导人的弱点,在与张伯伦的秘密谈判中不惜以世界大战来威胁要解决捷克境内300万日耳曼人的问题。
深怕战火烧身的张伯伦显然还没有弄清希特勒等待的是什么。希特勒深知英法两国与捷克斯洛伐克互助同盟条约的脆弱,于是单刀直入,直接询问英国是否同意割让苏台德区。希特勒还表示,占领苏台德区是他对西方最后一次领土要求。这一裸的侵略问题并没使张伯伦大吃一惊,他在出发之前已经和法国首相做好了约定,宁肯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也不要引火烧身。处于这样的心理前提,张伯伦慢条斯理地回答:“苏台德区的日耳曼人,在德国之内还是之外,原则上对我来说是无所谓的。”其中含义在于暗示英法同意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了。
回到伦敦的当晚,张伯伦便召开了内阁会议,开始宣讲和贯彻秘密会谈的“共识”,鼓吹只有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才是阻止希特勒进犯整个捷克的唯一途径。随后,张伯伦又与达拉第经过一番秘密的策划,炮制了一项慷慨出卖捷克的计划:“凡是苏台德区日耳曼居民占50以上的全部领土,都直接转让给德意志帝国”。捷政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