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5/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松了“养生”这一面,偏到“味道好”那一面去了。自然,零食也还是零食。上海的居民,和零食是死也分拆不开的。

    于是而出现了小品,但也并不是新花样。当老九章〔4〕生意兴隆的时候,就有过笔记小说大观〔5〕之流,这是零食一大箱;待到老九章关门之后,自然也跟着成了一小撮。分量少了,为什么倒弄得闹闹嚷嚷,满城风雨的呢我想,这是因为在担子上装起了篆字的和罗马字母合璧的年红电灯〔6〕的招牌。

    然而,虽然仍旧是零食,上海居民的感应力却比先前敏捷了,否则又何至于闹嚷嚷。但这也许正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假使如此,那么,零食的前途倒是可虑的。

    六月十一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四年六月十六日申报自由谈。〔2〕“实繁有徒”语见尚书仲虺之诰,意思是这种人确实不少。

    〔3〕伦教糕一种广东式糕点。

    〔4〕老九章指上海老九章绸缎庄,约在一八六○年间开设。一九三四年二月因绸业衰落,股东退伙,宣告清算结束。后来又曾重新组织开设老九章公记绸缎庄。

    〔5〕笔记小说大观上海进步书局编印的一套丛书,汇辑自唐代至清代的杂史c笔记而成,共出九辑包括外集,约六十册为一辑,最初四辑在一九一八年左右出版,后几辑于数年后出版。〔6〕年红电灯即霓虹灯。

    略论梅兰芳及其他上

    张沛

    崇拜名伶原是北京的传统。辛亥革命后,伶人的品格提高了,这崇拜也干净起来。先只有谭叫天〔2〕在剧坛上称雄,都说他技艺好,但恐怕也还夹着一点势利,因为他是“老佛爷”慈禧太后〔3〕赏识过的。虽然没有人给他宣传,替他出主意,得不到世界的名声,却也没有人来为他编剧本。我想,这不来,是带着几分“不敢”的。

    后来有名的梅兰芳可就和他不同了。梅兰芳不是生,是旦,不是皇家的供奉〔4〕,是俗人的宠儿,这就使士大夫敢于下手了。士大夫是常要夺取民间的东西的,将竹枝词〔5〕改成文言,将“小家碧玉”〔6〕作为姨太太,但一沾着他们的手,这东西也就跟着他们灭亡。他们将他从俗众中提出,罩上玻璃罩,做起紫檀架子来。教他用多数人听不懂的话,缓缓的天女散花,扭扭的黛玉葬花,先前是他做戏的,这时却成了戏为他而做,凡有新编的剧本,都只为了梅兰芳,而且是士大夫心目中的梅兰芳。雅是雅了,但多数人看不懂,不要看,还觉得自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