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悉的同志之间。

    过去的人除了姓名之外还有字和号,这种情况直到解放前还很普遍。这是相沿已久的一种古风。古时男子20岁取字,女子15岁取字,表示已经成人。平辈之间用字称呼既尊重又文雅,为了尊敬不甚相熟的对方,一般宜以号相称。

    亲属称谓

    亲属称谓是对有亲缘关系的人的称呼,我国古人在亲属称谓上尤为讲究,主要有:

    对亲属的长辈c平辈决不称呼姓名c字号,而按与自己的关系称呼。如祖父c父亲c母亲c胞兄c胞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前面加“姻”字,如姻伯c姻兄c姻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加“令”或“尊”。如尊翁c令堂c令郎c令爱c令侄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前面加“家”,如家父c家母c家叔c家兄c家妹等。

    对别人称自己的平辈c晚辈亲属,前面加“敝”c“舍”或“小”。如敝兄c敝弟,或舍弟c舍侄,小儿c小婿等。

    对自己亲属谦称,可加“愚”字,如愚伯c愚岳c愚兄c愚甥c愚侄等。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与人的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有的亲属c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亲属称谓上已没有那么多讲究,只是书面语言上偶用。现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亲属称谓时,一般都是称自己与亲属的关系,十分简洁明了,如爸爸c妈妈c哥哥c弟弟c姐姐c妹妹等。

    有姻缘关系的,在当面称呼时,也有了改变,如岳父爸,岳母妈,姻兄哥,姻妹妹等。

    称别人的亲属时和对别人称自己的亲属时也不那么讲究了,如:您爹c您妈c我哥c我弟等。

    不过在书面语言上,文化修养高的人,还是比较讲究的,不少仍沿袭传统的称谓方法,显得高雅c礼貌。

    职务称谓

    职务称谓就是用所担任的职务作称呼。这种称谓方式,古已有之,目的是不称呼其姓名c字号,以表尊敬c爱戴,如对杜甫,因他当过工部员外郎而被称“杜工部”,诸葛亮因是蜀国丞相而被称“诸葛丞相”等。现在人们用职务称谓的现象已相当普遍,目的也是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和礼貌。主要有三种形式:

    用职务呼,如“李局长”c“张科长”c“刘经理”c“赵院长”c“李书记”等。

    用专业技术职务称呼,如“李教授”c“张工程师”c“刘医师”。对工程师,总工程师还可称“张工”c“刘总”等。

    职业尊称,即用其从事的职业工作当作称谓,如“李老师”c“赵大夫”c“刘会计”,不少行业可以用“师傅”相称。

    使用称谓要规范

    称谓的使用是否规范,是否表现出尊重,是否符合彼此的身份和社会习惯,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在社会活动中,人们之间互相接触,称谓问题必然频繁地出现。

    一般来说,在国内,称谓应按职业c年龄来选择。如到机关联系工作,应称“同志”,单位内部除称“同志”外,习惯上也可用“小张”c“小王”之类称谓。在医院称“医生”和“大夫”,到工厂叫“师傅”,去学校称“老师”c“教授”或“同学”。邻居按辈数称呼,如对长辈可称“大爷”c“叔叔”c“老伯”等。对小孩叫“小朋友”c“小同学”等。

    当前,使用称谓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不能把剥削阶级道德观念当成社会新潮流,如称“掌柜的”c财主”c“马夫”c“少爷”等。有的人对这些称谓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沾沾自喜,这显然是不正确的;二是不礼貌的称谓在公共场所不要用,如“老头”c“老婆”c“小子”等。而这些称呼在家庭中或亲朋好友之间使用,反会产生亲昵的效果;三是青年人称呼人要慎用或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