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以更便宜的价格敲进,以致为了预防空头时段,投资人往往错失多头股市的机会。
回顾1954年以来史坦普500的表现就可以发现c如果没有抓到短时期的上升波段,对于投资人的回报率影响有多大。如果你这40年来能够完全投资股市,你的年平均回报率为115,但是如果你在这40年里40个涨幅最大的月份中没有投入股市,你的投资回报率就只剩下27。
前文已经解释了这个现象,而这一点绝对值得一提再提。这里还有一个统计数字可供参考,假设你的运气很差,自1970年以来你都买在该年度的最高点,则你的年平均间报率只有8。5;而如果你抓波段的功力很高,每年都买在股市的最低点,则你的回报率成为101。最能干及最差劲的投资人相差也不过16。
当然,你也许很愿意为了那多出的16回报率而付出更多心力c但是这个统计数字真正要告诉我们的是,抓波段操作并非真正的赢家,真正的赢家是从头到尾投资在股市,并且投资在具有成长性的企业里。
其实,最能对抗熊市的策略就最设定时间表,在每个月c每四个月,或每六个月等固定的时间里投资固定的金额,这样就可以免除追高杀低的风险及忐忑不安的心情。
步入中年阶段的公司
当一个公可在步向中年阶段时,它比一个刚成立的公司稳定得多,有一定的知名度,且也从错误中学到许多经验并从中成长。此时公司多半已经进入稳定阶段,公司在银行里也有些积蓄,商誉良好,借贷记录优良,并也因此与银行建立了良好关系,这对未来借款将很方便。
这些良好的商业往来关系为未来优越的经营奠定了基础。然而一个进入中年的公司,虽然目前继续增长,但增长速度已经明显比刚成立的公司慢,这阶段的公司就像你我一样,在步入中年以后增长速度不及年轻时快,这时候公司必须努力突破现状。而如果这些公司在稳定后即开始松懈,那么一些学习力强及有企图心的竞争者,将很快对公司造成威胁。
就像人类一样,公司也有中年危机,过去他们只要努力就有相对回报且纪录辉煌,但现在不论他们如何努力,成长速度似乎不成正比,他们放弃旧有模式,试着透过不断检讨改进,想找出一个新的,方向。这种危机事实上很常见,苹果电脑就是一个例子。
在1980年底,苹果电脑刚开始公开对外发行,同时,推出事后证明是失败的苹果三号apple3电脑产品,公司虽然立刻停止该产品的生产,但一切为时已晚,消费者对苹果三号电脑失去信心,甚至对公司都失去信心。
对任何一个公司来说,没有一件事比商业信誉来得更重要。一个百年历史的餐厅,她可能有满墙的奖状和感谢状,但这一世的英名,也会因一次的食物中毒,或新厨师把菜单弄错而毁于一旦;所以要弥补苹果三号电脑失败所造成的损失,公司必须采取断然措施,公司裁撤了多位执行阶层的高级主管,当时也造成管理上的一个大变动。
苹果电脑公司在其后又发展许多新的软体程式,将硬碟磁片装置在某些现有的苹果电脑机型里,并在欧洲设立多家分公司。由好的方面看,由于这项新产品的开发,使苹果电脑在1982年达到10亿美元的年销售业绩;但由坏的一面来看,苹果电脑却把商机拱手让给其主要竞争对手ib司,ib在这时候切进苹果电脑的势力范围个人电脑。
原本苹果电脑公司发展出一具一流的商业电脑名叫利沙lisa,与滑鼠配合同时推出,滑鼠是利沙的一个附属装置。但由于苹果电脑“不务正业”,不把精神专注在其最在行的个人电脑领域中,却试着抢入ib专长商用电脑市场。利沙的销售其糟无比,公司的获利暴跌,股价也一落千丈,一年内股价跌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