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也。

    〔3〕民者,无位之称。以其全尽天理,乃天之民,故谓之天民。

    〔4〕必其道可行于天下,然后行之。不然,则宁没世不见知而不悔,不肯小用其道以徇于人也。张子曰:“必功覆斯民然后出,如伊c吕之徒。”

    〔5〕大人,德盛而上下化之,所谓“见龙在田,天下文明”者。

    〔6〕此章言人品不同,略有四等。容悦佞臣不足言。安社稷则忠矣,然犹一国之士也。天民则非一国之士矣,然犹有意也。无意无必,惟其所在而物无不化,唯圣者能之。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1〕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2〕。仰不愧于天,俯不作于人,二乐也〔3〕。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4〕。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5〕

    〔1〕乐,音洛。王c与,皆去声。下并同。

    〔2〕此人所深愿而不可必得者,今既得之,其乐可知。

    〔3〕程子曰:“人能克已,则仰不愧,俯不作,心广体胖,其乐可知。有息则馁矣。

    〔4〕尽得一世明睿之才,而以所乐平己者教而养之,则斯道之传得之者众,而天下后世将无不彼其泽矣。圣人之心所愿欲者,莫大于此。今既得之,其乐为何如哉

    〔5〕林氏曰:“此三乐者,一系于天,一系于人。其可以自致者,惟不愧不作而已。学者可不勉哉”

    孟子曰:“广土众民,君子欲之,所乐不存焉〔1〕。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君子乐之,所性不存焉〔2〕。君子所性,虽大行不加焉,虽穷居不损焉,分定故也〔3〕。君子所性,仁c义c礼c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c盎于背c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4〕”

    〔1〕乐,音洛,下同。地辟民聚,泽可远施,故君子欲之,然未足以为乐也,

    〔2〕其道大行,无一夫不被其泽,故君子乐之。然其所得于天者,则不在是也。

    〔3〕分,去声。分者,所得于天上全体,故不以穷达而有异。

    〔4〕上言所性之分,与所欲c所乐不同,此乃言其蕴也。

    仁c义c礼c智,性之四德也。根,本也。生,发见也。睟,音粹。睟然,清和润泽之貌。见,音现。盎,乌浪反,丰厚盈溢之意。施于四体,谓见于动作威仪之间也。喻,晓也。四体不言而喻,言四体不待吾言,而自能晓吾意也。盖气禀清明,无物欲之累,则性之四德,根本于心;其积之盛,则发而著见于外者,不待言而无不顺也。程子曰:“阵面盎背,皆积盛致然。四体不言而喻,惟有德者能之。”此章言君子固欲其道之太行,然其所得于天看,则不以是而有所加损也。

    孟子曰:“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大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曰: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天下有善养老,则仁人以为已归矣〔1〕。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则老者足以衣帛矣。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老者足以无失肉矣。百亩之田,匹夫耕之,八口之家足以无饥矣〔2〕。所谓西伯善养老者,制其田里,教之树c畜,导其妻子,使养其老〔3〕。五十非帛不暖,七十非肉不饱。不暖不饱,谓之冻馁。文王之民,无冻馁之老者,此之谓也。”

    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1〕,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2〕。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3〕。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4〕有不仁者乎”〔5〕

    〔1〕易c敛,皆去声。易,治也。畴,耕治之田也。

    〔2〕胜,音升。教民节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