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不老药,逃回茂路山了。
这个故事情节精彩而曲折,十分动人,它在吴哥窟浮雕上得到了生动的体现。游人可从吴哥窟基座的回廊的观赏中,通过回廊里面墙高2米,长达数百米的经过精心刻划的浮雕,“思接千载”,领略佛教的传说和神彩。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启示。
位于柬埔寨吴哥城南约1公里处的吴哥寺又pg吴哥窟。此寺建于公元12世纪的苏利耶跋库二世时期。寺的主体建筑是造在一个三层的台基之上,每级都建有围廊。所谓主体建筑,即为五座塔。中间一座主塔高42米从地面算起达65米。这五座塔形式相近,塔身和塔顶都雕成莲花瓣形状,形式和谐,端庄而又秀美。相传这五座塔象征着印度佛教中的茂摊山上的庙宇,是佛教诸神的家。
吴哥窟是古代佛教文化中的一颗灿烂明珠,是世界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但在15世纪时,由于与退罗人的战争,国都迁到金边,吴哥城也随着首府的迁移而衰落了,寺窟荒废,无人问津约四百年,直到19世纪60年代,这颗明珠才重放光彩。
金色世界瑞大光塔
每年秋收以后,缅甸人们的劳动节就到了,人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穿起节日的盛装,女士们穿上漂亮的裙眼,男士们打好绑带,像赶集一样来到大金塔四周。那时这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这里可以买到各式各样的东西,还可以欣赏到传统的文化节目。节日的是入夜时分,灯火辉煌的大金塔高台上,有四位姑娘紧张地比赛织制精美的紫红锦袍,隔天拂晓,当太阳照向塔顶时比赛结束,在人群的欢呼声中,最先完成的姑娘戴上皇冠,称为“劳动皇后”登上金塔的顶端。这时节日才告一段落。
这里就是驰名世界的仰光瑞大光塔。大金塔,缅甸人称“瑞大光塔,“瑞”在缅甸语中是“金”的意思,“大光”是“仰光”的古称。它与印度尼西亚的“波罗浮屠”塔,柬埔寨的“吴哥寺”齐名;是整个中南亚的佛教中心,位于缅甸首都仰光市北茵雅湖畔,居仰光的最高点。始建于公元前585年,经历代修建才成现在这个规模。
远眺这座佛塔,就像一个金色的巨钟扣在丁固达拉山上,那四周是挺拔苍翠的树木。来到这里仿佛进入了美丽的童话世界。它的造型是巴根的明迪拉赛底塔形式的发展。纤细的塔尖,其总高度就达113米。塔身用砖砌成。在其表面粉刷了一层坚硬的灰浆,贴满纯金箔1000多张,所用黄金有7吨多重,阳光照耀下,金碧辉煌,雍容华贵,仿佛是一个金色的世界,像是顶示着天堂的华贵与纯洁。当太阳走到山的那边,塔灯火通明,难保夺目,神奇无比,真像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带着她那莲花宝座,踏着五色祥云降临在这里。塔顶有风向标,下承一把金属宝伞,重及250公斤,宝伞上挂有1065个金铃和420个银铃,微风吹来,声响四方,好像在演奏着那二首首圣曲。宝伞下镶嵌着7000颗各种罕见的红蓝宝石的巨大铅球。游客可乘装有玻璃窗的电梯登塔俯瞰仰光金城。
塔有四门,门前各蹲着一对栩栩如生的石狮子,像中国的石狮一样,平添了几分威严。四条长廊式的阶梯直通十几米高的平台。塔座是一个很复杂的多角形平面。平台中央是主塔,周围在那多角上环绕着64座小塔和四座中塔,基座上布满雕刻,镀金和深漆。其壁龛里藏有许多大小不一的玉佛c塔下的四月均有缅甸式狮身人面像。塔的东北角有一口色彩斑斓的古钟重约40吨,是1841年由缅甸王孟坑捐建的。塔的西北角还有一古钟,重约16吨,1778年由缅王赘角牙捐建。塔的东南有一棵菩提古树,枝叶婆婆,传说是从印度释迹牟尼金刚宝座的圣树中移植来的。东门外还有一华侨捐建的藏经楼,进入塔门,可见那塔白玉石刻的活生生的坐卧佛像。围以精制栏杆,佛像凝重秀美。现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