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后的天心阁,仍采用一主两翼布局,主副阁座落在一条弧线上,左右映带浑然一体。主阁有三层,东西两翼副楼为两层,以连廊与主间相连,建筑面积有846平方米。为提高防震防火防蚁性能,原砖木结构均改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木建筑,楼阁上的各种建筑形式均看似木制,实为钢筋水泥。只有格窗c雕花填心板和藻井贝用梓木制作。屋顶别具一格,屋面采用栗色琉璃瓦,浅色琉璃镶边,因而栗瓦红梁之间有一线浅黄彩带分隔,煞是鲜明夺目;屋脊则做成黄色琉璃花格,三十二个屋角上翘分别饰有鳌鱼,坐狮,下吊琉璃龙口,含挂风铃,显得精致精巧,轻风拂过,传来阵阵铃声,给古老城阁增添了不少生趣。
主阁外三十二个栏杆柱头上有姿态各异c造型生动的石雕狮子,栏杆石平板上刻有各种图案,取材于秦汉时文物花饰,战车武士等,古朴典雅。副阁和曲廊的屋檐下均制作了卷棚,屋脊栏板和星柱头,上面亦有花饰嵌刻。它们都低于主阁以衬托主阁,因而远远望去,坚如磐石的城墙中突兀的天心阁给人以错落有致,气势不凡的感觉,看来有人说它“势振全城”,果然不假。
纪念开拓宝岛的先贤思齐阁和怀笨楼
“台湾”是由开台王颜思齐命名的,后人为追念这位开拓宝岛的先贤而建了思齐阁和怀笨楼。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正是明朝颓糜不振之时,福建漳州出了条好汉颜思齐,他体魄雄壮c武艺高强,爱打不平。虽说他武艺不凡,却以裁缝为业。因讲究信誉,手艺细致,远近闻名。有一次,县官夫人来做衣裳,家丁以势压人。不付工钱,思齐一气之下,便把衣裳撕了。家丁见状大骂道:“不识抬举的贱货,给脸不要,竟敢撕县太太的衣裳,看我砸你的铺号。”边说边要动手。思齐生性刚强,吃软不吃硬,此时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铁拳挥去,犹如秋风扫落叶,四家丁一命呜呼,归西去了。
颜思齐打出了人命,再也呆不下去了,便乘船东渡,去了日本。他仍以裁缝为业,几年后,在东瀛也有了声望,深受人们的尊敬。当时,日本人民在德川幕府的残酷统治下,过着贫穷凄惨的生活,他们不得不起义反抗。
公元1624年7月29日,颜与其他旅日侨胞决定参与日本人民反对德川幕府的斗争,因事泄密,斗争失败,颜与盟兄弟们逃离日本。他说眼要回大陆的兄弟,在一个孤岛的海湾登陆。这里一片荒芜,杂草丛生,野兽出没。颜率领大家壁土伐木,建筑寮寨。利用海上贸易解决岛上的生活用品和资金等,并开辟港口,使来往的船舶逐渐多了起来,人们就称此港湾为“笨港”。
颜思齐一面安抚土著高山族同胞,一面派人分乘十艘大船到漳州c泉州等地招收贫民来笨港。在荒岛上开垦造田,连续三次,计有三千多户。从此,经过移民的辛勤开垦,岛上大片荒地变成了绿油油的良田。颜思齐在笨港岩东南面的一片平野上,建成井字型的马路,分九区成首府,中区筑大高台,为“开台王”府,人们拥颜为开台王。此时,因“湾”内有“台”,“台”外有“湾”所以颜将这海中宝岛称作“台湾”。
后来,人们为了缅怀开台王颜思齐和他的盟友们艰苦卓绝开拓台湾的丰功伟绩,在他率众登陆的地方今新港的妈祖庙前,建起高达三层具有民族风格的阁楼,命名为“思齐阁”,另建一座“怀笨楼”成为今日台湾游览观光的名胜。
思齐阁,通高20余米,飞梁画栋,金碧辉煌,建筑雄伟。楼层之间饰有玲珑精细之图画,楼外雕刻优美,图像动人。楼内有颜思齐画像及生平介绍。该楼建于高地,近临滨海,登楼瞻眺,水乡景色尽收眼底。
怀笨楼,楼观庄严,结构凝重,环境幽美。楼高约15米,楼层高低有致,栋梁坚固,楼内陈列有先人开壁笨港的史料c模型及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