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几个侍从去潭边察看。当他来到潭边时,只见旋风陡起,潭中冒出一团黑云。那风把郑成功的侍从们吹得几乎站不住,郑成功知道是妖精作怪,立即拔出宝剑迎风猛砍。妖风是小了些,但那团黑云越升趋高,眼看就要弥漫整个天空,带来一场暴雨。郑将军迎风挺立,大喝一声,把宝剑朝那团黑云掷了过去。只听“轰”地一声,那宝剑化成一道金光,射进黑云之中。只见黑气剑光在空中搅成一团,黑气在前边飘,金光在后面赶,从东边战到西边,从天上杀到地下,最后一起直落潭底。黑鱼精终于被斩除了,风雨停了,天空也变得明净了,只是郑将军的那把神剑就永远留在了潭底。当地的老百姓为了纪念这桩事,就把这个潭叫做剑潭。据说至今那把神剑还在潭底,不时还有金光从潭底放射出来。
香港侠士惩凶
香港是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性大都市,是亚洲的一大交通金融中心。说起来,“香港”这个美丽不俗的名称还有一番来历呢。
明代以至清初,这一带的莞香业非常发达。这里的土壤适合香木生长,生产出的香品味纯,达官贵人竞相求索,香价不断涨高,港岛上就出现了许多以此为生的香农。这里的莞香都是由岛西南的一个小港湾运去广州,再从那里转运各地。这个小港湾就被称作“香港”。后来,岛上的莞香业衰竭了,却给这个岛留下了一个芳名。
清朝末年,朝政,1842年签订的不平等南京条约,给了英国殖民者以借口,它们混水摸鱼,割占了香港。使香港这块宝地沦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士兵在这里横行霸道,恣意妄为,欺压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但香港人民从来没有停止反抗,1849年发生的侠士徐亚保仗义惩凶的事迹,就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徐亚保早年从事航运,后来为生计所迫,在香港附近的海面上做起了海盗。他有一身好武艺,他从不欺压渔民百姓,专劫英国偷运鸦片的商船,早就为英国侵略者所痛恨。
1849年2月的一天下午,英军的两名军官喝得醉醺醺的,闯进附近的村子寻衅闹事。他们挨家挨户搜女人,看到一间民屋中有一个年轻女子,就冲进去搂住女子大加调戏。这女子拼命挣扎,发出一声声尖叫。女子的公婆也上前劝止,结果遭到两个兽兵的一顿毒打。正在这时,徐亚保带着几个伙伴经过这里,看到这情景,就上前劝阻。两个英官见来了几个壮年人,就凶性大发,取下身上的皮带一顿猛抽。徐亚保义愤填膺,忍无可忍,当即与两个英国兵打了起来,很快就击毙了两个兽兵,并把尸体抛进大海。
不久,这件事被英军知道了,就发出布告捉拿徐亚保。经过长久地策划,英军终于在两年后在大鹏湾抓住了徐亚保,并把他押到香港。徐亚保不甘受辱,就在狱中自杀身亡,但他行侠惩凶的故事却在香港人民当中广为流传。
强盗像与喷水池
在澳门市中心的市政厅的门前,曾经有过一座铜像,塑的是鹰目怒视c拔剑嚣张的士兵,像的基座是炮弹形的水泥柱,这就是臭名昭著的葡萄牙炮兵军曹梅士基达。整个塑像充满了火药味和殖民象征,联系着一个令人切齿的历史故事。
清朝末年,朝廷。慈禧太后等一帮卖国贼对外屈膝投降,对内采取高压,“宁赠友邦,不予家奴”,国势日弱,帝国主义列强日益侵凌强暴。1849年8月22日,澳门的葡萄牙首长亚马勒悍然封闭清朝政府设在澳门的海关行台,拆毁清政府设在当地的香山县丞衙署,驱逐清朝驻澳官员。这个凶残的葡萄牙强盗竟然带兵闯过地界,修筑炮台,恣意毁坏农民的庄稼,强迫当地人搬迁祖坟,一时搞得民愤冲天。
澳门附近望区村有一个勇敢的村民叫沈亚米,他父母早已去世,自己尚未娶妻,独自一人过活。对于葡萄牙人暴行,他早就看不惯,这次见这些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