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病。

    “核算二人,主要任务是核算全军的营房c粮食和财物的数量。”

    兵道

    武王问太公:“用兵的原则怎样”

    太公答:“用兵的原则可以说最重要的莫过于一了,所谓一就是指挥要统一,行动要统一,兵力要集中。黄帝说过:”只要能统一指挥的,就能进入微妙的境地,甚而达到神妙莫测的程度。专一这一原则的运用,在于掌握有利战机,造成有利态势,而成功就在于君主授之以权,使将帅能够独断专得,伺机取胜。所以,圣明的君主常把兵称作凶器,只有不得已时才使用。“”当今商纣王只知道他的国家还存在,而不知道它已面临危亡;只知道纵情享乐,而不知道他已面临祸殃。国家能否长存,在于能否居安思危;君主能否长乐,在于能否乐不忘忧。现在你已思虑到存亡的根本问题,还忧虑什么枝节问题呢“

    武王问:“两军相遇,对方不能攻过来,我方亦不能攻过去,因为各设有坚固的防御,谁也不敢率先发动进攻。我打算袭击对方,但并没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应该怎么办呢”

    太公答:“必须运用谋略,用计取胜,故意使我军外面假装混乱,而内部定要严整;使外面假装粮食缺乏,而实际给养充足;使士卒表面上假装疲惫,而实际上精锐。军队或合或离假装没有节制,或聚或散假装没有纪律,都是隐匿计谋,秘密企国,高筑壁垒,埋伏精锐。士卒要寂静无声,使敌人不知道我军的部署,以便声东击西。”

    武王又问:“敌人若已知我军情况,通晓我方谋略,应当怎么办呢”

    太公说:“作战取胜的方法,在于周密地侦察敌人暴露出来的机密,乘有利形势迅速猛烈地袭击其没有防备之处。”

    军势

    武王问太公:“进攻敌人,应当采用什么方法”

    太公答:“作战态势应根据敌人的行动而不断变化,应变须根据作战双方的阵势,奇正古代兵法术语运用则应根据将帅智谋的深浅而变化无穷,所以重要的事,不可以说出来;用兵的谋略,不可以谈论。为重要的人服务,不要在言谈中露出来;用兵的计谋,在于神秘莫测,不可拘守一定的成见。忽然而去,忽然而来,能独断专行而不受牵制,这是用兵制胜的要诀。一般作战,敌人探听到我军兴兵,就要研究应付的策略;敌人发现了我军,就要设法破坏我军行动;敌人了解了我军企图,必然要被敌人困扰;敌人摸清了我军规律,必然要为敌人所危害。所以善于指导战争的人,不等敌人出兵就将其歼灭;善于消除战息的人,能够防止战祸于未发生之前:善于打胜仗的人,能够取胜于战争发生之前;最高明的作战指导,是未等战争发生就将敌人消灭。所以与敌人争胜于白刃之前的,不可称之为良将;设置防御于失败之后的,不可称之为上智;智慧与众人相同的,不可称为一国良师;技艺与众人相同的,不可称为一国良工。用兵最重要的是所攻必克,作战最重要的是保守机密,行动最重要的是出敌不意,计谋最重要的是不被识破。凡是未战而先胜的,都是先示弱于敌,而后进战,这样可以事半而功倍。”

    “圣人观察天地的变化,虽无法探究它的终极,但按阴阳的循环,可知节侯的推移。当天地岁时的盈缩成为常规,就可知万物的生死,这是因为天地的运行已成为定则。”

    “所以说,没看清形势就仓促接战,兵力虽多,也免不了要失败。

    善于用兵的人,不为某些现象所干扰;一旦捕捉到有利战机,就立即出兵;没有取胜的把握,就坚决停止。常言说,无所恐惧,无所犹豫,用兵的害处,犹豫最大。军队的灾祸,莫过于狐疑。善于打仗的人,看到有利的情况决不放过,遇到有利的战机决不迟疑,因为失去有利条件和错过有利时机而动,反而会使自己受害。因此,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