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问题是货币购买力贬值,或者说是通货膨胀究竟对社会中的哪些人最有利呢谁又是这场巨大的社会财富博弈的最大失败者呢

    还是凯恩斯说的明白,“通过连续的通货膨胀,政府可以秘密地,不为人知地剥夺人民的财富在使多数人贫穷的过程中,却使少数人暴富”

    格林斯潘1966年也曾说,“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

    奥地利学派曾形象地将通货膨胀的根源之一的银行部分储备金制度比喻成罪犯在“偷印假钱”在部分储备金制度之下,将必然产生永久性的通货膨胀问题

    通货膨胀将产生两大重要后果,一是货币购买力下降,二是财富重新分配

    钱印多了东西自然会涨价,凡是经历过1949年蒋介石在逃离大陆前狂发金圆券的人都会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但是,我们当今的经济学主流却认为货币发行与价格上涨没有必然联系,他们还拿出许多数据来说明老百姓对物价上涨的感觉是错误的

    通货膨胀造成财富重新分配却不是那么直观的

    形象地说,银行在部分储备金之下“无中生有”地创造出的支票货币就相当于在印假钞票最先拿到“假钞票”的人首先来到高档餐馆大吃了一顿,作为最早使用“假钞票”的人,市场上的物价还是原来的水平,他手中的“假钞票”拥有和从前一样的购买力

    当餐馆老板接受“假钞票”之后,用它买了一件衣服,他就成了第二个受益人,此时“假钞票”的流通量还没有达到被市场发觉的程度,所以物价仍然没有变动但是随着假钞票的不断换手,和越来越多的假钞票进入流通,市场就会慢慢发觉,物价将会渐次上涨

    最倒霉的就是连假钞票的面都没来得及见到,物价就已经全面上涨的人,他们手中原来的钱在物价上涨时不断丧失着购买力

    也就是说,离假钞票越近的人就越占便宜,越远越晚的就越倒霉

    在现代银行制度下,房地产业离银行比较近,因此它就占了不小的便宜而靠养老金生活和老老实实储蓄的人就是最大的输家

    因此,通货膨胀的过程就是社会财富发生转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那些远离银行系统的家庭的财富遭到了损失

    2006年一项联合国的调查报告显示,世界的总财富在2000年时为125万亿美元,而且财富从70年代开始加速朝少数人手里集中目前,大约2的富人拥有着一半以上的世界财富,而最穷的一半人口连1的财富都不到这样规模的财富在这样短的时间里发生转移,通货膨胀起到了关键作用

    如同凯恩斯所说,用通货膨胀的办法来进行财富转移妙就妙在“一百万人中间也未必能有一个人看得出问题的根源”

    通货膨胀的过程实现了极少数人侵吞他人财富不必入室盗窃的境界所以搬掉金本位的制约,用债务偷换黄金作为唯一的资产,这是西方现代“金融创新”的必要条件

    事实表明,包括金融衍生工具,资产证券化在内的主要金融创新都是在70年代初布雷顿体系解体之后才“蓬勃发展”起来的

    资产证券化:只要能够透支的,今天就变现同他们的祖先金匠银行家一样,现代银行家对沉睡的资产也是深恶痛绝当废除了黄金作为资产的核心概念之后,资产的概念被偷换成了纯粹的债务

    1971年之后,美元也从“黄金的收据”蜕化成了“债务的白条”挣脱了黄金束缚的债务美元发行量如同脱缰的野马,今天的美元再也不是人们记忆中的沉甸甸的“美金”,而是持续贬值30多年的美元白条了

    但是贪婪使得银行家们对“静止”的债务资产仍然很不满意,他们也对平静地等待吃债务的利息缺乏耐心如何盘活这些沉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