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目字便成眉字,张敝画眉,恩爱得很。」
「假借法」测字
测字法中,还有一种称为「假借法」,其假借的对象,可以及於万事万物以至旁人的语言举动等等。
例如有人写「立」字来测,倘如恰恰有人挑水经过在现代,可能是抬蒸馏水经过,那么,测字者便可以假借「水」而作「泣」字测,那就自然不是好事。
但假如测字时只有旁人闲立,那么,借「人」而成「位」,此即是有功名地位。──有人过图麟都,找王亭之闲谈,谈及某人是否可成「筹委」,当时此人乃随手写一「立」字,恰巧此时又有人过来跟他打招呼,站在他身旁,王亭之便以「位」来测,断那某人一定可成为「筹委」无疑。测字时是在王亭之的素食馆,是故王亭之还开玩笑说;「某公必为素餐之士。」相与大笑作罢。及名单公布,此某公果赫然在榜上焉。尸位素餐,可谓必然。
清人有测「立」字者,因来测的人,由乡下赶入城市,於是借「里」字作「童」字测。其人问六甲,是故断为生子。这又是假借法的一例。
至於王亭之测「位」字,则无非是抄清代著名术士胡宏的旧文章。胡宏当时以假借测字法闻名於世。
胡宏测字的故事
一人写「串」字间胡宏,功名如何此人其时还只是个秀才,胡宏断曰:「阁下将来一定两榜出身。」
在清代,秀才参加省试,中式即为举人;然後参加京试,中式即为进士。是即称为两榜。
中式进士的人参加殿试,如又中式,即可以入翰林,那又比两榜出身的人名贵,称为「三考出身」也矣。
胡宏的推断,是因为「串」字为「双中」之象,是故断为两榜中式。
那时旁边有一秀才,见胡宏如是推断,便也写个「串」字来问前程,胡宏见字笑道:「阁下定然屡考不中,以老秀才终其身。」秀才不服问他为甚么这样推断,胡宏答道:「他无心写串,所以双中,阁下却是有心写串,那即是有心为患,是故前程大为不利。」
另一个秀才见到,便特意写一个「中」字教胡宏去测,说道:「若说无心,便是中,若有心,即是忠,且看你怎样测。」
胡宏闻言,拱手笑道:「阁下在试场恐有惊忧,还是不参加考试为妙。」秀才不服问故,胡宏说:「你只知中字加横心是忠,却不知中字加直心为忡。只怕阁下因参试受惊,从此得征忡之疾。」
後来果尽如所断。
有人问父病,写「瓜」字求测。胡宏道「子问父病,瓜加子即是孤,你的父亲恐怕难逃劫数了。」
这是一个假借测字法的特例,因为所加的字,是用来测字者的身份,而不及旁边的事物,是即所谓触机。如何触机,正是测字秘诀之所在,而术者却必须心意集中,然後才能触机有准,倘心意分散,或胸中先存有一大堆前人测字的成例,那么触机时就易撞板。
王亭之见过一个人刻意表演测字,於是有人戏书一「采」字求教,问可否中彩这自然是开玩笑,演者煞有介事,测道:「你是有心来测采字,采有心便成悉。」说到这里便窒住了,因为学会了「有心加心」,可是却非触机而来,那就只是硬加。既然硬加,那就无法推断下去。
王亭之忍不住口道:「你不如说他采字不成彩,是故难中彩。」
谁知这样一插口,便惹是非了,据说此人从此便恨王亭之,一闻其名,立刻就嗤之以鼻,然而又说不出王亭之到底有何不是。王亭之唯有後悔自己太过多嘴。
但由这个事例却亦可知,触机实在甚难,其的有如灵光一闪,拿第一个念头作为「机」,稍有作意,即然非是。
范时行测字的故事
乾隆时,测字最有名的人是范时行。他所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