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民同志急中生智,声称自己是新闻记者,要了解难民情况,揭露日寇罪行,便拨开人群从窗口爬上了火车,辗转劳顿回到延安。

    就这样,一笔巨额款项,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国民党严密控制的上海运到了西安,不久又变成了杀向日寇的枪炮子弹。

    第十八章延安新生活

    舵手

    中央主力红军在的领导下,在国民党军队的追击堵截中,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陕甘。应该说这是一次战略的大转移。

    陕甘根据地,是30年代初由刘志丹c谢子长分别在陕北c陕甘边界领导武装起义后创建的两块根据地合并而成的。它包括延长c延川c保安等六座县城,游击区扩展到周围17个县。

    这里与井冈山有着惊人的相似,只不过井冈山是丘陵平原,两处面积相当,当年迎接的他们的是袁文才c王佐,而今天迎接他们的是刘志丹c谢子长同志。两人身穿粗棉蓝布衣,头上箍条白毛巾,和普通的陕北人没有两样。

    住下来后,了解当地习俗民风时,竟吃惊地发现,这里愚昧不开,很多人不知北平在哪日本人是谁因为帝国主义的铁蹄还没有蹂躏这片黄土高原。

    延安有3000年的历史。在1938至1939年日本人的飞机把它变成废墟前,一直保持着古老的风貌c像陕北人头箍白毛巾一样原始。

    窑洞,是陕北的一大特色。前有拱形门廊,装上纸糊的花格窗子,地面上铺着灰石头,后墙是匆忙整理而就的山坡。

    红军来后,这里的窑洞大大增多,像蜜蜂的蜂窝一样蜂拥而至,十分壮观。

    在和贺子珍住的窑洞里,四面是新刷的白灰,一张床一个蚊帐,还有一张桌子,墙上挂着一张地图和马灯,最奢侈的就算那个木制的洗澡盆,还有那个随身带的皮箱子。这就是他的全部家当。

    来陕北不久,就打了一个大胜仗。红军突然从南北山上向直罗镇猛扑下去。蒋军第一○九师的一个团在突围中被红军全歼。直罗镇战役的胜利,打破了国民党军队对陕甘根据地的“围剿”,用的话来说:是“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直罗镇大捷,并没有使放松应有的警惕性。随着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到陕甘苏区周围,包括张学良的东北军c杨虎城的第十七路军,还有胡宗南c毛炳文等部,计有“围剿”兵力十多万人。蒋介石亲自兼任西北“剿匪”总司令,而以张学良代理总司令职务。国民党方面的兵力比中央红军主力和陕甘红军要多好几倍,并且正在气势汹汹地继续向根据地推进。

    从陕甘根据地内部来说,中央红军到达前出现了“左”倾错误,新成立的陕甘晋省委9月下旬开始了错误的肃反,原陕甘根据地的不少军政干部被捕被杀,甚至连刘志丹也被关了起来。很多干部c群众非常不满,使根据地陷入严重的危机中。

    陕甘晋省委副书记郭洪涛向汇报工作时,听后十分生气地说:“陕北的肃反有扩大化问题听说刘志丹也被关了起来”

    郭洪涛道:“有此事。”

    曾联想到当年井冈山根据地建立后,袁文才和王佐的被错杀,给他留下了无限的遗憾。今天的悲剧不要在陕甘根据地发生。于是当即指示道:“要停止逮捕,要停止审查,要停止杀人一切听候中央解决”

    “刘志丹是不是要放人”

    “当然应该”

    日本步步加紧对中国进攻,东北沦陷,继而华北也沦陷了。国内的政治形势发展得很快。12月9日,在中国北方党组织的推动下,北平爆发了“一二九”学生爱国反日运动。运动迅速席卷全国各大中城市,学生们还下乡进行救亡宣传,博得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同情和支持。中国提出的“停止内战,一致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