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慕容隽斩冉阂于龙城遏陉山,山左右七里草木悉枯,蝗虫大起,人言闵为祟,隽遣使祠之,溢曰悼武天王。其日大雪。魏太祖杀和跋,诛其家。後世祖西巡五原,回幸豺山,校猎,忽遇暴风,云雾四塞。世祖怪而问之,群下言跋世居此土,祠冢犹存,或者能致斯变。帝遣古弼祭以三牲,雾即除散。後世祖狩之日,每先祭之。盖伯有为厉,理固有之。而蕃俗之畏鬼神,则又不可以常情论矣。

    卷三十一

    ○河东山西河东c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师在关中,而其东则河,故谓之河东;元之京师在蓟门,而其西则山,故谓之山西:各自其畿甸之所近而言之也。古之所谓山西即今关中。史记太史公自序:“萧何填抚山西。”方言:“自山而东五国之郊。”郭璞解曰:“六国惟秦在山西。”王伯厚地理通释曰:“秦汉之间,称山北c山南c山东c山西者,皆指太行,以其在天下之中,故指此山以表地势。正义以为华山之西,非也。”

    ○陕西续汉郡国志:“陕县有陕陌,二伯所分,故有陕东c陕西之称。”水经注河水:“又东得七里涧,涧在陕西七里。”宋书柳元景传:“庞季明率军向陕西七里谷。”北史魏孝武帝纪:“高昂率劲骑及帝于陕西。”旧唐书大宗纪:“贞观十一年九月丁亥,河溢,坏陕西河北县。”肃宗纪:“乾元三年四月庚申,以右羽林大将军郭英义为陕州刺史c陕西节度潼关防御等使。”肃宗诸子传:“杞王z垂充陕西节度大使。”李渤传:“泽潞节度使郗士美卒,渤充吊祭使,路次陕西。”回纥传:“广平王副元帅郭子仪,领回纥兵马,与贼战于陕西。”皆谓今陕州之西。後人遂以潼关以西通谓之陕西。晋时以关中为陕西。晋书宣帝纪:“西屯长安,天子命之曰:昔周公旦辅成王,有素雉之贡。今君受陕西之任,有白鹿之献。”张实传:“愍帝末,拜都督陕西诸军事。张华祖道。”梁王肜应诏诗:“二迹陕西,实在我王”是也。东晋则以荆州为陕西。南齐书曰:“江左大镇,莫过荆c扬。周世,二伯总诸侯,周公主陕东,召公主陕西,放称荆州为陕西也。”考之于史,桓冲为荆州刺史,安帝诏曰:“故太尉冲,昔藩陕西,忠诚王室。”毛穆之传:“瘦翼专威陕西,刘毅为荆州刺史,安帝诏曰:刘毅推毅陕西。”南史宋文帝纪:“命王华知州府,留镇陕西。”宋书:蔡兴宗为辅国将军,南郡太守,行荆州事。袁ダ曰:“舅今出居陕西。”邓琬传:晋安王子勋檄曰:“前将军荆州刺史,临海王子顼练甲陕西,献徒万数”是也。亦有称陕东者。晋书载记:刘聪署石勒大都督陕东诸军事,又加崇为陕东伯。唐太宗为秦王时,拜使持节陕东道大行台。

    ○山东河内古所谓山东者,华山以东。管子言:“楚者,山东之强国也。”史记引贾生言:“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馀郡。”後汉陈元传言:“陛下不当都山东。”盖自函谷关以东,总谓之山东,内者,在冀州三面距河之内,史记正义曰:“古帝王之都多在河东c河北,故呼河北为河内,河南为河外。”又云:“河从龙门南至华阴,东至卫州东北入海,曲绕冀州,故言河内。盖自大河以北总谓之河内,而非若今之但以怀州为河内也。”

    ○吴会宋施宿会稽志曰:“按三国志,吴郡会稽为吴c会二郡。张谓:收兵吴c会,则荆c扬可一。孙贲传云:策已平吴c会二郡,朱桓传云:使部伍吴c会二郡。全琮传云:分丹阳c吴c会三郡险地为东安郡是也。前辈读为都会之会,殆未是。钱康功曰:今平江府署之南名吴会坊。汉书吴王濞传:上患吴会轻悍。按今本史记c汉书并作上患吴c会稽,不知顺帝时始分二郡,汉初安得言吴会稽当是钱所见本未误,後人妄增之。魏文帝诗:“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陈思王求自试表曰:“抚剑东顾,而心已驰于吴会矣。”晋文王与孙皓书曰:“惠矜吴会,施及中土。”魏元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