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相信自己会过得很好。我对生活的要求是很低的,我可以回沈阳老家农村种地去。现在普通的下岗职工一个月200300元钱,每个月300500元人民币的生活我也能适应。

    “我对生活看得比较淡,下过乡,在事业上吃过很多苦,没有过正常人的生活。如果让我穿得破破烂烂,吃白菜c咸菜c稀饭,甚至把菜叶子都吃了,也算是一种经历c体验,像现在这个年代的人都没有经历过。

    “对于养老,我的要求也很低,有几万元就足够了。当然,人的要求是根据他的状况而变化。人是在不断地变化的,关键是心态,心态要好。”

    胡葆森理财的过程,也是自己经营一个企业的过程。这个过程使这个身价10亿的房产商快乐吗胡葆森承认自己是一个忧患感很重的人,在他一个人主掌的企业里,倍感孤独。“这10年下来,即使不能说是心力交瘁,也是非常非常地累。”

    企业家子女教育状况调查

    针对企业家子女教育的状况,中国企业家杂志在2004年3月份做了一个小范围内的调查,被调查的对象共计十余位,来自北京c内蒙c深圳c重庆c大连c山东c石家庄c郑州等地,所涉及的行业有地产c纺织c软件c养殖c生物制药c硬件c教育c投资等,被调查者的年龄大都在40岁50岁之间,个人资产规模有的上千万,也有好几位上亿元。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都有把子女送到国外接受教育的想法,有的已经送到了国外。他们选择去读书的国家以英国c澳大利亚居多,美国由于签证困难,去的相对要少一些。就读的学校基本上是名校,专业上的选择以金融c国际贸易c工商管理等为主。

    跟大多数普通家庭比起来,企业家们在子女教育上的投入要大得多。建业集团老总胡葆森的女儿在澳大利亚读书,胡让自己的妻子过去照顾,还为女儿在澳大利亚买了套房子。前两年女儿过生日的时候,胡葆森送了一辆宝马车作为生日礼物。企业家子女在国外读书的生活条件相对优越一些,他们偶尔也会打些零工,但体验生活的因素多一些,而不是为了生存。

    55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在“精神鼓励”方面的影响最大,40的人认为自己在“学习方法”上对孩子有帮助。对子女未来职业的设计,90的人选择“按照孩子的意愿自主发展”,只有5的选择“可能会让孩子将来接自己的班”。

    民营企业的接班人准备

    面对即将来临的交接班高峰,民营企业做好准备了吗

    在我们接触到的企业家中,把自己的子女送到海外读书的比比皆是,包括李兆会,当年也是被从澳洲的大学急招回来。“我们有这个条件,当然希望他们出去长见识。”斯尔丽集团董事长邵联勤如此解释此种现象在江浙一带企业普遍存在的原因。

    把子女送到国外读书是在为企业的交接班做准备吗钟朋荣反对这种作法,他认为企业家不是在学校里读出来的,而是在企业里干出来的。“有个国内本科学历就够了,可以在企业实践的过程中随时补习需要的知识。”而受访的多数企业家表示对子承父业不抱太大希望,因而送子女出国读书的目的也并非在做交接班准备。

    无论企业家们的真实意图何在,至少在企业内,一种向非家族制公司治理结构过渡的趋势正在形成。职业经理人已经渐渐成为企业经营的主力,更多的家族成员开始像均瑶集团所做的一样,“退回到董事会“。

    “家族制在创业初期是好的,大家团结,共渡难关。但企业到了一定程度,公司里面的制度对他们就失去了约束作用。而且,他们可能对赚更多的钱已经失去了兴趣。”亚龙集团董事长张文荣说。王均金与张的看法一致: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管理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