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本自住于涅槃。涅槃自性,法尔本来如此而无生灭去来的,本来如此而无出无入的,所以就毕竟不求入于涅槃。这并不和舍弃一切善根的极恶一阐提者相似,两者实不可相提并论的。而且所谓舍弃一切善根的极恶一阐提者相似,两者实不可相提并论的。而且所谓舍一切善根的极恶一阐提们,又因为如来的神力施予加持的关系,到某一时朗,有时也会生起善心的。为什么呢那就是说:如来本愿之力,根本就不会舍弃任何一个众生的,所以一阐提的菩萨们,便不求证入于涅槃的法相了。”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三自性。云何三自性,谓妄想自性,缘起自性,成自性。
大慧,妄想自性,从相生。大慧白佛言:世尊,云何妄想自性从相生。佛告大慧:缘起自相相,行显现事相相,计著有二种妄想自性。如来应供等正觉之所建立。谓名相计著相,及事相计著相。名相计著相者,谓内外法计著。事相计著相者,谓即彼如是内外自共相计著。是名二种妄想自性相。若依若缘生,是名缘起。云何成自性。谓离名相事相妄想。圣智所得,及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是名成自性,如来藏心。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
大慧,是名观察五法自性相经。自觉圣智趣所行境界。汝等诸菩萨摩诃萨,应当修学。
五法三自性
佛说:“大乘菩萨们,应当善知三自性,所谓妄想自性又译为遍计所执性c缘起自性又译为依他起性c成自性又译为圆成实性。
“大慧啊妄想自性遍计所执性,是出于着相而起的。为什么呢从缘起自性依他起性,依内外境的所缘而生起一切事和一切名,便构成行为上所表现的事相和名相;由此就执著以为是确实有事和有名的二种自相,所以便名为妄想自性遍计所执性了。证得如来正觉者,便于此中建立法相,乃说出这些都是自心执著名相的现象,和自心执著事相的现象。所谓执著名相的现象,是说人们对内外诸法的执著。所谓执著事相的现象,就是执著于自他确有内外等等的事实,这就名为执著事和名的二种妄想自性遍计所执,都是由于依因仗缘而生起的,所以便名为缘起依他起。但如何又是成自性圆成实性呢那便是说:如果舍离名相和事相等妄想,内证圣智,以及自觉圣智所行的境界,便名为成自性圆成实性,这就是圆成自性的如来藏心。”这时,佛就归纳这些道理,作了一首偈语说:
名相觉想。自性二相。正智如如。是则成相。
这是说:名c相c和分别这三种妄想,便是依他起和遍计所执两种自性所起妄想的现象。如果得到自觉正智,便能证入如如的境界,那便是圆成实相了。
佛说:“这就是观察五法三自性的法相途径,是自觉圣智所行的境界,你们学大乘菩萨道的人,应当修学。”
复次大慧,菩萨摩诃萨,善观二种无我相。云何二种无我相谓人无我,及法无我。云何人无我谓离我我所,阴界入聚。无知业爱生。眼色等摄受,计著生识。一切诸根,自心现器身等藏,自妄想相,施设显示。如河流,如种子,如灯,如风,如云,刹那展转坏。躁动如猿猴。乐不净处如飞蝇。无厌足如风火。无始虚伪习气因,如汲水轮,生死趣有轮。种种身色,如幻术神咒,机发像起。善彼相知,是名人无我智。
云何法无我智谓觉阴界入妄想相自性。如阴界入离我我所。阴界入积聚,因业爱绳缚。展转相缘生,无动摇。诸法亦尔。离自共相。不实妄想相,妄想力,是凡夫生。非圣贤也。心意识五法,自性离故。大慧,菩萨摩诃萨,当善分别一切法无我。善法无我菩萨摩诃萨,不久当得初地菩萨,无所有观地相。观察开觉欢喜,次第渐进,超九地相,得法云地。于彼建立无量宝庄严,大宝莲华王像,大宝宫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