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呵~大主任怎么说他说“谁要你给口服中药,难道除了口服治疗的办法外,中医就没其他的方法”拿起笔开了一张处方,吴茱萸30g研末,下面用法写的是醋调外敷涌泉穴。

    当时我很好奇,心想这药外敷真的能止呕当天下午我去了那科病房,看那病人,没想到真的神奇,病人不呕了

    病例2热病后期内外兼治开胃气

    有一次导师电话告诉我要我跟他去看一个病人,出了病房一辆小车已经等候已久,上了车,病人的家属就开始叙说病情。说其母80岁了,因支气管肺炎在某医科大学住院治疗30余天,一开始高热,用了大量的抗生素,高热控制了,但每天仍就发热,一直波动在378~385度之间,咳嗽痰少,时时干呕,水谷均不入。医科大学的医生是左一个痰培养,右一个化验,呵,短短一个月花费了3c4万多。病家顶不住了,本来收入不高,还有两个孩子读大学,可不轻松医生告诉病人家属,病人年老了,抵抗力低下了,所以用药效果不好。这样说家属就失望了,得,把老太太接回家吧,反正年纪这么大了,不能弄的人财两空,死的死了,活的总还要活

    病人回家的当天,邻居告诉他说以前有个医生在这儿工作好多年,中药开的非常好,可以请他来看看,当然那医生就是我的导师,呵呵

    闲话不说了,到了病人家,诊视患者仰靠在床,咳嗽无力,痰少质粘,时时干呕,饮水则吐,舌光红无苔,脉细弱而速。

    看完病人,导师便出了一方,乃益胃散加西洋参,另一方乃吴茱萸研末外敷涌泉穴汤剂水煎去头煎,以二煎汁少量放入患者口中,频频含咽,不限次数

    两天后,患者家属来院请导师复方,说,用药的当天患者呕即止了,第二天思食了。

    导师问了一些基本情况,于是在病历上写到,效不更方,前方继进告诉家属,该方第一煎即服之,外用药停用。嘱以米粥调养胃气,不可进肥腻之品。

    越5日,患者家属告曰热退,精神好转,咳嗽止,纳食增加,遂以参苓白术散合益胃散收功。

    病例3肾衰浊攻降逆化浊和胃腑

    前面说了两例别人的病人,现在我说一个我治的病了,这病人是某省级医院血透室副主任的哥哥,一个药源性衰肾的患者诊治经过。病人送进病房,我接诊了,那血透室副主任便递给一份十分完整的住院病历复印件,便开始埋怨他们单位的某医生,说患者感到十分的不适,劳则费力,住到心内科,查查没发现心脏有什么大问题,便开始怀疑肿瘤,便不怎么的使用起左氧氟沙星来,竟连用了一个月,等到病人开始呕吐了,再查肾功能,得,肾衰进入尿毒症期了,入院时检查肾功能好的,肾衰了要血透,患者70多岁,但患者的几个子女都是下岗工人,长期血透负担不起,只好送中医院了呵,这副主任扬言要找单位的麻烦我说可能最后还得血透,那副主任说真不行到时说吧

    当时入院时,复查患者的肌酐600多ull,尿素氮27一ll,患者是仰靠于床,少气懒言,声低息微,纳食则呕,大便数日未解,腹无所苦,小便600日,舌干萎无苔,脉细弱而数。

    凡治大病,当以顾护胃气为要,存得一份胃气,便有一分生机,关键要让病人呕止进食,能进食了,药也就进了,便有转机。

    怎么办还是上法,外用吴茱萸研末,醋调外敷涌泉穴。内服药予益胃散加西洋参益气养阴,加苏梗c藿梗和胃气,煎汁少量频服。

    一周后,患者呕止思食了,再根据辨证用方治疗一月,结合中药灌肠泻浊常用方:槐花c煅牡蛎c丹参c半夏c附片c益母草等味煎汁150,每晚保留灌肠1次肌酐160多ull,尿素氮78一ll,病人无明显不适,随予以出院。

    那血透室的副主任在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