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4/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房间。只需花上四千元,她就能住进向阳的房间了。

    1生活保护法,为了保障国民的最低限度生活,日本政府为穷困者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该法于1950午5月4日开始实施。

    汇款是通过善卫的工作单位一一一家文艺制作公司的财务科寄往神户银行六甲道支行的。为了表明已收到,阿绢会寄回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永远相同的客套话:“每月承蒙挂念,不胜感谢之至。依例寄上薄礼一份,敬请笑纳。谨颂大安。”两天之后,便会有廉价的紫菜寄过来。

    那原本是善卫孩提时代爱吃的东西,然而若要郑重其事地作为礼物带回家去,又不免心情沉重,于是他会随手送给碰巧到公司来访的客人,这已成了惯例。

    “部长,您的电话。”昨天下午,下属将电话递给善卫。

    作为文艺制作公司分管作曲家的责任经理,善卫每天都要接听二三十个电话。刚开始他还以为这电话也是其中的一个,便漫不经心地接过了听筒。然而那声音却不同于他听惯了的业界人士的声音,听上去怯生生的,充满了犹豫。

    “有一位叫索利万绢的女士,请问您认识吗”

    索利万曾经是善卫的姓氏,猛然之间,他却没将它同舍利万联系起来,因为别人用这个姓氏称呼自己,已然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多年来,阿绢寄来的明信片,他只是翻过来,将那些老生常谈瞄上一眼,便同大量的广告信件一道扔进废纸篓,并不曾打算正儿八经地阅读一遍。所以他不由得反问道:“索利万”

    “对对。这个姓蛮难念的,汉字写成舍c利c万。”

    一听到舍c利c万三个字,善卫悚然一惊。的确,二十年前,没有人会把“舍利万”,三字读作“索利万”,甚至连学校的老师都念成了“喜利万”。每次善卫都心头恨恨的,不明白自己干吗要姓这么个姓。

    据当时还健在的祖母说,自家原来住在福井县,是自江户时代就一直延续至今的旧家族,代代都是制造“佛舍利万头”一一万头就是豆沙馅包子一一的作坊主,到了明治维新允许普通百姓使用姓氏时,就顺水推舟,将它当了自家的姓氏。

    “哎,我认得她。”善卫颇有些慌乱,加之受到对方口音的影响,遂也用神户方言答道。

    “啊呀,您认得她啊,太好了。老人家还有没有其他亲眷朋友,我们这儿毫无线索从她家碗橱的纸条上看到了您的大名和地址,请了1041帮忙,才查出来的。”对方如释重负,话也说得顺畅起釆。

    “那么,舍利万绢,她有什么”

    “哎,真可怜呀,她今天早上过世了。不不,医生说,咽气好像是在昨日夜里,今天早上发现的。总之,应该跟什么人联系,我们这边毫无头绪。要是您知道她有什么亲眷,能不能帮忙通知一下守灵仪式之类,就由我们来操办好了。”

    对方古道热肠,说个不休,善卫心不在焉地听着,突然察觉到部下怀疑的目光,于是赶紧说道:“啊,实在对不起,等一会儿我再打电话给您。劳您打电话来,太不好意思啦。”对方却回答说没关系,反正是在公司里。善卫坚持问他要了电话号码。在办公室里询问详情总不太合适,而更重要的是,他需要时间来定定心。

    1日本电话查询业务的号码,相当于我国的“114”。

    舍利万绢的事情,在善卫的心里应当是彻底梳理完毕的。她原本就年事已高,万一发生不测,不,甚至连她孤身一人卧床不起时该如何应对,他都做好了打算,想自己负责,尽力而为。然而此类情形一旦发生,肯定会非常麻烦,因此对于阿绢寄来的明信片,他只是瞄一眼那些陈词老调,便放下了,尽量不去多加考虑。如今突然被告知她已身亡的消息,善卫不由得心乱如麻,虽然决定立即赶过去,却又不知道她的地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