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康取得了天下。
偏爱秀吉的后阳成帝,对于秀吉死后还只有三年就到来的这一变故,很是失望,他不愿再当天子了。他自己想退位,而把皇位让给八条亲王。但是,家康和他手下的官僚们不允许他这样做。他们开始用跟前一代的秀吉以及丰臣家截然不同的态度来对待宫廷了。
他们说,皇帝退位很容易被人看成是对德川家的嘲讽。这种任性的举动是不允许的。而把皇位转让给八条亲王,那更是不妥当的。理由是,亲王过去当过秀吉的犹子,不仅现在,就连今后也不宜让他坐皇位上,因为那会有损于德川家的天下的稳定。
一切都不是秀吉执政的时候那样了。秀吉当初所设立的京都奉行完全是以朝廷为主体c主动为朝廷办事的机关。而家康掌权之后所设立的京都所司代,则是监视宫廷的机构。有时甚至居高临下地充当法官的角色。这样一来,从天子直到宫女,宫廷中的人们的日子变得黯然失色了。
亲王安慰当天皇的哥哥说:“因为太阳下山了。”
他所说的太阳是指秀吉。对于这个国家的宫廷来说,秀吉的出现,正犹如旭日东升一般。在秀吉活着的年代里,宫廷里始终阳光灿烂。秀吉一死,天空骤然变得阴霾了。
亲王也说过这样的话:“家康原来就不象丰氏啊”虽然只见过家康几次,但他看到的家康决不是个诗人。而秀吉是诗人。如果不是诗人,那恐怕就无法理解宫廷的典雅和俊美及其艺术性的吧。要是不能理解,那自然就不会对宫廷产生什么感情。从这之后的十年里,后阳成帝继续在位,后来他就把皇位让给了皇嗣政仁亲王,即后水尾天皇。
元和六年1620,家康发动了人所共知的对大坂城的夏季战役,包围了秀赖,并让他们葬身火海。接着,家康派了一批人来到京都,把阿弥陀峰顶上的秀吉灵庙砸了个稀烂,并让他他们把丰臣家的祖神丰国大明神扔进了大海。
亲王也许暗暗寻思过:“有必要做得这么绝吗”进而,家康为了束缚宫廷的手脚,使他们的活动只局限在御所之内,制定了一项法规。这便是朝廷法规
亲王对这一切感到失望了。他终于想要逃出京城了。
盛夏,亲王到桂川河边去赏瓜。他忽然想起要在这地方造一所房子。他想在这里建造一座别墅,住到这里,使自己沉浸到和学的美妙境界中去。
这位亲王建造了一座后人所说的桂离宫。但是,桂离宫并非全是他建造的;他生前,离宫只是初具规模,余下的是他晚婚所生的儿子智忠亲王完成的。
亲王所造的这幢别邸,用他的话来说是:“瓜田里的一间小巧的茶室。”虽说小巧,可它的精美却在宫廷里出了名。亲王在设计这幢别邸时,从源氏物语,伊势物语c占今和歌集以及他所喜爱的白氏文集等作品中,得到启发,他试图把这些作品中的诗情,形象地体现在别墅的建筑里。夏天的夜晚,每当明月当空,翠绿色的瓜田笼罩在乳白色的月光之下的时候,亲王的脑海里也许曾多次出现过这样的念头:如能让秀吉死而复生,请他来别邸小住几天,该有多好啊
亲王于德川幕府的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光执政的宽永六年1629去世,时年五十岁。亲王死后不久,家康的灵庙东照宫在下野的日光地方开始动工兴建,不久就完成了。东照宫所体现的德川家的审美观和京都南郊的那座桂离宫所体现的八条亲王的审美观,成了后世的人们广泛议论的话题。人们认为,这是两种回然不同而又互成对照的审美观念东照宫吸收了中国的建筑特色,建筑雄伟,色彩浓重;桂离宫体现了日本式的美:小巧雅致,风格淡泊。
淀姬和她的儿子
丰臣秀吉有不少与众不同的地方,过于炽烈算得上是其中之一吧。壮年的时候,他自己克制着。到了晚年就放松了。淀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