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向我国派遣留学生始于隋朝。隋炀帝大业年间,日本推古朝曾派小野妹子出使中国,随行的药师惠日等留下学习中医。惠日在我国学习了15年才回国,其后又两度赴唐,并将诸病源候论等医书带回日本。唐代日本政府多次派遣大批医师c僧侣随使者来中国深造,并广泛搜罗各种医学书籍带回。公元701年,日本颁布“大宝令”,其中的医事制度c医官c医学教育设置均仿照唐制,并规定教授医学以素问c黄帝针经c明堂脉诀c新修本草c伤寒论c千金要方等中医典籍为教材。公元8世纪,日本来中国聘请高僧传戒,扬州大明寺高僧鉴真大师接受邀请。鉴真历时10多年,多次东渡,几经沧桑,双目失明仍不动摇,终于第六次渡海获得成功。随船带去药材千余斤,有些至今还珍藏在奈良东大寺正仓院。鉴真在日本除弘扬佛教外,为传授中医药知识做了大量工作,他把自己鉴别药材,治疗疾病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日本医僧,并撰写了鉴上人秘方一书,惜已失传,仅在医心方中收载数首经验方。日本医家尊他为“医祖”,直至德川时期,日本药袋上还印有鉴真图像,说明鉴真在中日医学交流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鉴真
公元808年,日本平成天皇诏令安培真直c出云广真等征集全国验方,并参考素问c黄帝针经c小品方c新修本草等中医经典医籍,编纂了大同类聚方100卷。以后类似医著不断出现,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丹波康赖的医心方。这部著作收载了隋唐以前百余种医籍的部分内容,对我们研究现已佚失的或残缺的古代医籍极有价值。明代时,日本田代三喜来中国学习医学,专门研究李杲c朱震亨的医学论著达12年,成为日本研究李c朱学术思想的创始人。明末,本草纲目传入日本。
在中日两国医学界均很有影响的医学世家丹波氏,原是我国汉宗室刘氏后裔。丹波家族定居日本900多年,繁衍数十代,对日本的“汉方医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维系了长期的中日医学交流。江户时代公元16001876年,丹波氏35至37代传人元德c元简c元胤c元坚等以毕生精力从事汉医方考据工作,是日本很有影响的考据学派代表。他们的著述诸如素问识c灵枢识c伤寒论辑义c金匮述义c医籍考等达数十种之多,在我国医界也因其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受到重视。
清光绪c宣统年间,我国三次派人去日本考察,带回不少中医古籍和汉方医籍,这对活跃我国中医学术活动是有很大意义的,另一方面也对日本汉方医的发展有所了解。
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研究西洋医学的学者大增,西方医学成为日本医学研究的主流,研究中医的相对减少了。
第三节越南
据越南史籍记载,公元前257年,中国秦朝医生崔伟的医疗事迹及他所著的公余集记一书流传于越南。汉代以后我国常有知医人士到越南。唐宋以来越南所产的药物,如槟榔c丁香c苏方木c白茅香等不断输入我国。公元14世纪的越南皇帝陈裕宗,年幼时曾遭水溺,被一个医生用针灸救活,说明当时针灸术已传入越南。明清时我国一些医书传到越南,如景岳全书c医学入门c锦囊秘录等,对越南医药学影响很大,越南医书新方八阵国语即取材于景岳全书。越南著名医生黎有卓著有海上医宗心领66卷,该书对中国古典医籍内经和明代冯楚瞻所著的冯氏锦囊秘录推崇备至,但对于外感病,则认为越南因地处南方与中国不同,针对伤寒论中治疗外感风寒的麻黄汤c桂枝汤类代表方剂,他写有“论我岭南麻黄c桂枝汤绝不可用”一章,可见他对中医经典著作不是盲目照搬,而是根据本地的气候特点有所取舍。这部书在本国影响很大,黎有卓被尊为越南的医圣。公元1850年越南仿我国建“先医庙”,供奉中国历代名医,特别崇拜冯楚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