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企业的生产资料属于全民所有具体地通过国家来代表。国家可
以通过不同形式实行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适当分离。但是,当企业行为超
过一定的临界点,国家可以利用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地位,通过行政的甚至法
律的手段,采取相应的方针c政策c法规加以控制,以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
符合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的要求。
2企业行为目标也不是单一的,它既包含经济目标也包含非经济目标。
如希望得到上级部门和公众的表扬c赞誉等。国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的定期
或不定期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高的企业授予荣誉称号,如评定合格企
业,在地方c部门范围内评选名优产品等等,促使企业行为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运行。
3国家将建立有效的调控体系,以保证全社会的经济运行健康发展,保
证企业的产品实现与整个社会生产目的相一致,虽然新的经济调控体系是以
间接调节为特征即“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但是由于企业在有了
相对的经济利益的同时也明确了自身的责任。国家采用的经济调节手段
正是运用利益诱导和责任压力来指导并矫正企业行为,使它与整个社会的生
产目的统一起来。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产品的实现与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是统一的。
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才能够真正做到以消费者为中心。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整个社会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
要。从长远来看,从制度本身的要求来看,从社会主义企业的性质来看,我
们产品的实现将更好地同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实现统一起来,这就是我们的
市场学与资本主义市场学的重大区别。我们企业的生产经营归根到底是为了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五社会主义企业的市场营销必须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为中心。
经济效益是指在一定的劳动耗费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耗费下,能
够生产更多的c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讲经济效益,首先必须强调产品要符
合社会需要。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越多越好,不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对社
会来讲,不是创造财富,而是浪费财富,那就越多越不好。几十年的实践证
明,要进一步提高社会经济效益,从生产和流通相统一的观点来看,必须着
重解决产品适销对路问题,这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长期以来,
不少企业搞以产定销,只顾生产,不考虑产品的销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大多数企业已经意识到这种方法不行了。只有把生产和流通统一起来安排生
产,生产才能健康发展。现在,我们一些企业正开始从以产定销过渡到以需
定产,由单纯生产型转向生产经营型,重视市场研究。我们要使工商企业同
心协力做好产品的适销对路,共同来开拓国际c国内两个市场,就必须正确
处理工商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问题,要做到在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前提下,
工商双方有利,双方满意。
社会经济效益与企业经济效益有统一的一面,也有矛盾的一面。社会经
济效益绝不是企业经济效益的简单总和。在一定的劳动耗费下能生产更多的
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这对企业和整个社会来看,其经济效益都是好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