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较为普通的有“八纲辨证”,这是最基本的辨证方法。“脏腑辨证”,是诸般辨证的核心,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辨证方法,因此,是最重要的辨证方法。“气血津液辨证”,是一种主要做为辅助其他辨证的一种辨证方法。“六经辨证”c“卫气营血辨证”c“三焦辨证”,是主要针对外感寒邪和温热邪气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的辨证方法。再有“病因辨证”c“经络辨证”等。这些辨证方法各有其不同特点,运用中常常相互补充完善,不能截然分开。如何运用好这些辨证方法,还有一个临床思维与分析的艺术。
二c辨证的几种思维与分析方法
临床上,疾病表现并不象书本理论那样条理,常是错综复杂的。面对若多的临床资料有时却无从下手,不知从哪个症状分析才好,也不知该怎样使用各种辨证方法。实际,辩证也和处理其他一切事物一样,都有一个如何入门的问题。既然入了门,也就不难发现其疾病发生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了。
一正证法
首先叙述与症状表现有联系的脏腑c气血津液c邪气性质等相关的生理,从中引出病理异常应出现的临床变化,最后总结证候。
正证法,适用于症状产生于直接或间接病理结果,临床表现症状虽多,但病证比较单一,病理变化并不太复杂的病症。
正证法公式:
1生理阐述2病理分析=3证候结论
举例:头痛
临床表现: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遗精早泄,舌红,脉沉细无力。
辨证:1脑为髓海,其主在肾,2肾虚则髓不上荣,故头脑空痛,眩晕耳鸣。1腰为肾府,2肾虚不能主骨,故腰膝无力。2肾虚则精关不固,改造精早泄。舌红,脉细无力,3均属肾阴虚之证头痛标有圆圈的数字与公式中一致,以便对照,下同。
从上面的辩证分析来看,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腰膝无力,都是产生于肾主骨髓和肾主骨失常的病理结果;而遗精早泄,则是肾虚不固的直接病理影响,再结合舌c脉情况,就不难确定本证头痛为肾阴亏损了。
这种辨证分析方法论理层次清楚,对每一个具体临床表现都有透彻分析,是临床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
二反证法假设法
对临床表现中的某个或几个只用正证法难以圆满解释的症状疑似症状,提出有鉴别意义的证候假设,故又称“假设法”。并罗列出这一假设证候的必要症状c体征作为依据,如果四诊所得资料难以提供使假设证候成立的必要依据,那么,这种假设证候肯定是错误的。经过这样一次c二次对错误证候结论的筛选剔除,最后便可确定出能对临床表现做出恰当地病理解释的正确证候。
反证法,适用于大多数症状可用正证法,但少数一个或几个症状因常见于其他证候之中,以致病情复杂干扰难辩的病证。
反证法公式:
1假设证候2假设证候依据及否定=3正确证候结论。
举例:虚劳
临床表现: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四肢倦怠,少气懒言,食后脘腹胀满,大便时溏,舌淡苔白,脉缓弱。
辨证:据上症分析,脘腹胀满,时便溏,虽属脾虚之症,但每又多见于肝脾不调证候之中。1设本证确系肝病及脾,2必有肝气郁结症状同见,诸如胸胁胀满,烦躁易怒,叹息等。今虽有胀满,时便溏,但余症缺如,兼观它症及舌脉,可知非肝脾不调,而是3脾气虚弱证无疑。脾虚不运,故食后胀满,大便溏薄。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不足,故有少气懒盲,倦怠,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脉缓弱。
上病例,脘腹胀满,时便溏薄,既可见于脾气不足证,又可见于肝脾不调证候中,而且脾病又多从肝病而传,故是辨证中首先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