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字,“媚”字,不仅把自然人化了,而且写出了自然生命之间相互嬉戏的情态。“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芰荷迭映蔚,蒲稗相因依。”石壁精舍还湖中作当树林与云霞达成了休息的默契时,芰荷们尽情掬取着最后一线霞光,而野草则依偎着耳语着入梦了。“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一片盎然的蓬勃的生机,又十分的自然,十分的清新,从“覆春洲”三字的字音里,可以听出鸟语啾啾,从“满芳甸”三字,又可以听出乱花缤纷。大自然通过诗人的声音,表达了自己的声音。陶渊明在夏天满贮清荫的院子里读书,“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群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读山海经正是写出了从无生命到有生命,一整幅的生命大和谐。
以赤子之心观物,就是从日常的理性与经验世界中摆脱出来。运用理性去分析自然界,它们只是无数不相关属的无精彩无生气的对象。中国古代诗人在自然面前,放弃了理性的生硬与意志的骄傲,甚至放弃了人类中心的心态。人来自于自然又归于自然,自然是人类的手足c朋友,是可以嬉戏,可以晤谈,可以心心相印的友人。唐人司空图诗品说:
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晴磵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此一诗话中所出现的“幽人”c“客”,不是别的,正是大自然的魂灵,正是与诗人的灵魂偶然相遇c深心相契,默默晤谈的“友人”。唐人皇甫松问李二司直所居云山云:
门外水流何处天边树绕谁家
山色东西多少朝朝几度云遮〗
这里真的是“问”李二司直么不对。诗人乃是问山,问云,问水,问树。这是真的是询问云山么不是。山c云c水c树,已成为诗人深心相契的友朋,因而“问”无须乎答。水流c树绕c花开c云飞,灿然的机趣永远呈示着默契的欢悦,深情的缠绵。
山禽说我胸中事
可以将山水当做知心朋友,这是诗歌的优势,山水画就不如诗了。一般人所说的“拟人化”的方法,画就几乎不可能做到。譬如,以“水”为友:
江花江草故乡情,两岸青山夹镜明。
一夜雨丝风片里,轻舟已过秣陵城。黄景仁江行〗
故乡的水,故乡的风物,多么亲切地欢迎诗人的归来一个“明”字,我们似乎可以感受到故乡水深情的凝视,这似乎还可以用画来表示,但是
溪水无情似有情,入山三日得同行。
岭头便是分头处,惜别潺湲一夜声。温庭筠过分水岭〗
这就不是画所能表达的了。无限的依恋与缠绵,或许只有丝竹音乐,方可比拟。又如宋人石介泥溪驿中作诗“山驿萧条酒倦倾,嘉陵相背去无情。临流不忍轻相别,吟听潺湲坐到明。”也是把他的故乡水嘉陵江人化了。又譬如以鸟为友:
青山不识我姓字,我亦不识青山名。
飞来白鸟似相识,对我对山三两声。叶茵山行〗
这是写出了人与鸟一见如故的相契,了无猜忌,无防范的相交。又如:
君上匡山我旧居,松萝抛掷十年余。
君行试到山前问,山鸟只今相忆无隐峦蜀中送人游庐山〗
这是表达了久别不见的忆念,犹如请人转达对老友的伺候。又如:
马蹄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
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刘因家
细雨茸茸湿楝花,南风树树熟枇杷。
徐行不记山深浅,一路莺啼送到家杨基天平山中〗
这是写出了故乡风物的缠绵c亲近之情,鸟在其中扮演着热情故友的角色。又如: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曼系离情。